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战国;6.隋朝;10.明朝;[素养史论]

唯物史观——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

(1)加强人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2)维护社会稳定,遏制地方割据。

(3)征收赋税徭役,保证财政收入。

(4)稳固社会结构,维护社会秩序。;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公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主题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材料二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主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基层治理与社会救济;材料二宋朝社会保障机构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与漏泽园等。福田又称作佛教徒的功德田,北宋福田院设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由开封府直接派人管理,收养对象为首都一地的老幼残疾且无依无靠的贫困人口。宋徽宗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到宋徽宗时最为普及、完善,遍及全国各州郡。到南宋时,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如安老坊、婴儿局等。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定期派“监司巡历检察”。

——摘编自赵映林《宋代社会保障救济制度述略》;探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保障救济制度的特点,简析其历史意义。;课堂小测;2.《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并明确县吏重在“牧民”,而三老重在“导??善”。据此可知,三老制度的确立()

A.完善了汉代管理民众的行政体系

B.为汉初“王国问题”埋下隐患

C.有利于国家意志的贯彻与执行

D.是儒学独尊向基层渗透的体现;3.乡、里、亭是西汉在全国建立的基层组织。唐朝将乡、里等基层组织统一为村,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可见基层管理()

A.实现了中央对乡里一级的直接管理

B.半自治的性质一度弱化了中央集权

C.官员由中央任命体现国家治理延伸

D.有国家政权干预和控制渐强的趋势;4.明朝户籍册称为黄册,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十五年,共27次编制黄册,清初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雍正帝后户籍再没有修正过。其原因是()

A.经济发展迟滞 B.赋税制度变革

C.地方管理松懈 D.政府重农抑商;5.清代福建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既有保障嫡长子特权的“抽长制”,又有照顾老年人、妇女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种继承制度()

A.旨在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

B.造成家族地权不断集中

C.说明清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D.导致宗法制愈来愈巩固;1.史料实证——隋朝户籍管理措施的积极作用

隋文帝时,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个人体貌。隋炀帝时,又一次“貌阅”。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隋朝这种举措()

A.根源于国家吏治的腐败

B.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C.着眼于赋税制度的变革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家国情怀——对边疆基层治理的积极影响

雍正时期,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被要求改剃满族发型,官员还上奏建议归流区域“分设里长甲首”,“令百姓轮流充当”,实行与汉地一致的基层治理模式。这反映了改土归流()

A.阻碍了当地的社会进步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解决了边疆的安全问题

D.增强了国家认同;[素养达标]

1.史料实证——宋代乡约制度的契约精神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同约的人们“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会,具酒食”“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乡人之间“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对该时期乡约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加强基层治理的举措

B.有利于完善基层社会民主

C.民间自治体现了契约精神

D.政府推行宽松的文化政策;朝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