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谈谈气道护理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气道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管理、吸痰管理、气囊管理、气道感染管理等,以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
标签:气道;护理
气道管理不仅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治疗护理方法,更是危重病抢救和监护的重要课题之一,因而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痰液抽吸、气囊管理、医源性气道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护理。
1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管理
1.1湿化液的选择。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4000单位,庆大8万单位做为常规湿化液。为增加湿化效果,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湿化液中加入不同药物。采用0·45%氯化钠250ml,丁胺卡那0.2g,沐舒坦30mg配成湿化液。痰热清20ml配成湿化液。
1.2湿化的方法
1.2.1湿纱布覆盖法。用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直接覆盖于人工气道的方式。另一种方法用湿纱布做成罩状,置于距人工气道口一定距离,湿化充分又不会减少有效通气面积,且吸痰时不必反复取走湿纱布而减少污染[1]。
1.2.2间断推注法。临床常每1~2h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3~5ml。吸痰前后再滴3~5ml。当一定量的湿化液滴入气管时,对于存在咳嗽反射的病人易引起刺激性咳嗽,而出现不良反应。一次性气道湿化“针头”的研制,克服了上述弊端。“针头”管径3~4ml,长度5cm左右,在最未端2mm处的外周开6~8个孔,使其顶端光圆呈筛网状。湿化时湿化液即呈云雾状均匀喷射至气管切开管壁的四周,效果较好。
1.2.3持续滴注法。输液管持续滴注湿化法,明显优于间断推注湿化法,缺点是滴速极不容易控制。微量注射泵湿化法输入准确,气道刺激性小,几乎不引起刺激性咳嗽。因其收费较高且微量泵每次只能输50ml,需反复配制,而制约其在临床广泛使用。输液泵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输液泵持续滴注湿化气道的原理与微量注射泵相同,能够在24h内不间断地、均匀地向人工气道内滴入湿化液,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并可在l~500ml范围内选择滴注速度,可减少工作量。
1.2.4雾化吸入法。通常每4~6h1次,每次15~20min。对于脑外科重症患者,采用24h持续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亦可预防和消除由于昏迷、咳嗽反射减弱造成痰液附着管壁形成痰痂。
1.2.5人工鼻的应用。人工鼻是由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构成,当气体呼出时,呼出气内的热水被人工鼻保留下来,当气体通过人工鼻进入气道时,热水重新进入气管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温湿化。
2吸痰的管理
2.1吸痰指征呼吸音减弱,呼吸困难,从气管导管口可以看到分泌物,有痰鸣音或呼吸哮鸣音,病人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使用的呼吸机出现高压报警。
2.2负压选择压力过高易损伤气管内壁,压力过低使吸痰不净,负压应保持在10.7~20.0kPa。
2.3刺激咳痰如病人咳嗽反射好,可适当刺激病人,使其自行将深部的痰由气管套管口喷出,然后在气管切开口内吸净残留痰液,从而避免了深部吸痰。
2.4及时吸痰适时吸痰。
2.5吸痰方法吸痰时先抽吸气管套管内口的痰液,再将吸痰管反折(不产生负压),下插至气管内15~17cm(支气管分叉处),上提吸痰管1cm,松开反折部分,边吸边旋转退出,能够减少人为造成肺部感染的机会,降低吸痰时低氧血症的发生。
在吸痰过程中,负压应限于10.64~15.96kPa,较高的负压会加重肺不张,低氧血症和创伤的危险;在气管吸引前、中、后采用高氧合高充气,以预防吸引后PaO2下降,同时吸引管应选择外径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1/2,吸引时当氧气被吸出的同时,使空气进入两肺,以利于持续负压以免引起肺不张,
3气囊的管理
气囊压力要保持在2.45kPa以下,即低于正常的毛细血管灌注压[2]。常规性的放气或调整气囊压力仍是十分必要的,放松气囊时最好2人操作,边放松气囊边及时吸引渗漏的分泌物。我们利用气囊测压表科学地为机械通气的病人气囊充、放气,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准确无误。
4人工气道感染的管理
4.1气管套管的消毒根据分泌物的多少,粘稠度及呼吸情况,每日清洗消毒2~3次。临床一般采用煮沸消毒。也可用3%双氧水浸泡消毒3~5min,2%戊二醛浸泡消毒30min,可以缩短消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可祛除异味。亦采用0.5%碘伏于清洗前后各浸泡消毒5~10min,严格遵循了双消毒的原则,即消毒→清洗→再消毒,有效地预防了病毒、细菌的传播,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自身保护。
4.2瘘口护理每天使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瘘口周围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它既可以防止瘘口感染,又可以保护瘘口周围皮肤不被分泌物刺激,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使用敷料覆盖在瘘口。
5预防并发症
5.1有报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