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6-
说“木叶”
一、教材分析
《说“木叶”》是人教版中学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
这个单元的单元提示讲到“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即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化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示意性问题,古人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因此,我认为应把教学重点放在本文说什么,怎么说。
这个单元的单元提示中还提到“最好能调动自己平常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因而,我把教学难点放在文中阐释的诗歌语言示意性理论上。为突破这个难点,设计了两个环节:其一是理解诗歌语言示意性即意象的联想意义,比较“(落)木(叶)”与“树(叶)”不同;其二是把教材作为例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
二、学情分析
课文中的详细诗句对刚迈进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完全驾驭,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他们学得诗歌并不多,鉴赏实力也不高,只是局限于对词句的分析和情感的理解,对语言的微妙处没有敏感的体察,要理解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理论是有肯定困难的。因此,老师应担当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探究,通过比较的方法,合作学习才能很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目标。
三、教法学法
本文的教学内容为探究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艺术特征,进而把握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理论。为了有效完成教学内容,采纳以下教学方法:
1.比较法。学生通过比较“树”与“木”的不同点,驾驭分析问题、阐述观点的方法。
2.诵读法。通过反复的诵读,真实地感受文句的意思。
3.启发法。学生在理解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理论方面有肯定困难,老师应当担当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进行思索、探究,合作学习。
4.练习法。只有把教材作为例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通过实践,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实力。
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拟采纳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合作学习(沟通探讨、启发指导、方法梳理)——学以致用(自主探究、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板块展示过程。
四、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品尝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示意性的特质及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
(二)实力目标
1.培育学生通过阅读文艺性随笔概括并提炼观点的实力。
2.初步培育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观赏实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酷爱之情
五、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木叶”这一意象,理解文章思路,把握内容结构。
难点:文章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理论教学目标,即深化理解古代诗歌语言示意性特点并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支配
1.知人论世:
林庚,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高校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2006年10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探讨》、《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说“木叶”》选自《唐诗综论》。
楚辞探讨、唐诗探讨堪称林庚教授的“双璧”。在唐诗探讨方面,他提出了闻名的论点“盛唐气象”,还对盛唐诗歌进行了艺术概括——“少年精神”。
林庚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被称为“清华四剑客”;晚年的林庚先生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林庚先生被称为“热闹时代的隐退者”,在为先生九十华诞祝寿的时候,有人曾向先生请教过他的长寿之道,先生回答说:“有两条,一条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再一条就是多吃胡萝卜。”林庚先生所说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这首先是指的淡泊名利,可以说是保有陶渊明之风,承继了中国传统学问分子的高洁品行。
2.学问梳理
(1)先读课文,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字音:
林庚()??迢远()陆厥()?橘徕()?柳恽()
涔阳()征戍()橘颂()冉冉()沈佺期()
无妨()陇首()寒砧()门栓()得鱼忘筌()
桅杆()漂泊()疏朗()亭皋()灼灼其华()窸窣()翩翩起舞()秋风袅袅()
(2)说明下列词语的含义
袅袅:洗练:
传诵:传颂:
不落于言筌:
(3)思索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走进文本明要义】
(二)新课学习
1.诗词导入(填空比拼,积累名句)
①,不尽长江滚滚来②秋月照层岭,
③,海水扬其波④皎皎云间月,
⑤,洞庭波兮木叶下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寒风扫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专练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
-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时1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 2024_2025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3.3函数的最值与导数一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_2.doc
- 2025版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6课骑桶者学案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doc
- 2024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五课课时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
-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理含解析北师大版.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英语Module6IntegratingSkills学案外研版必修1.doc
-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地一体化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城乡规划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绕口令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用功能拓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法治教育案例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考点梳理】.docx
- 高中历史文献研究方法与历史事件解读技巧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解题技巧与思维培养实践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发酵技术实践课程对学生微生物认知与生活技能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典型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