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转)1.孔子(公
元前551—前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
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
方针,并兴办私学。他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
相近也,习相远也。更可贵的是他的庶、富、教思
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
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
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
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后人就简称为因材施教。在中国教
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不
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一个
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三
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
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行,提倡君子欲讷于言
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
评,提出了过则勿惮改的名言。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
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磨而不磷,
涅而不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因困难、
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宁死善道,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这说明孔子把意
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2.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
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
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
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
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
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另外,孟子认为同物
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圣人与我同类者、人
皆可以为尧舜的智力平等的思想。
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
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
劳心者。他又以城郭、军队、土地、财物和教育相比,如
城郭不完整,军队不多,军器不精,非国之灾;田野
未开垦缺乏财物,非国之害;但若无学,则国
丧无日矣。可见,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孟子发展了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教
亦多术的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①对学习好的,如
时雨而化之(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②对德行好的,
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③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
④对一般的,采取答问法,以释疑解惑;⑤对于不能
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
在德育过程和原则上,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先从
志于善开始,能分辨善恶,为善不为恶,应以不能为善为耻。
他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他还以为
不以落后为耻的人将永远落后。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其次,孟子非常重视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他主张见善则迁,闻过则喜,并且与人为善
。他以为一个人能不固执己见,以从人之善为乐,才能把
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最后,孟子特别强调意志性
格的锻炼。他以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锻炼,
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他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以为一个大丈
夫,应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宝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也知道生命可贵,生我所
欲,但在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这与孔子的杀
身成仁是一致的。
3.朱熹(1130—1200)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
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
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
化气质,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则》和《训蒙诗》
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他认为只有从小打下基
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