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语文】《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点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初中 语文】《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点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既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爱莲说》就是借“莲”来表达作者的人生志趣和道德观念。

二、重点字词解释

序号

原文及翻译

字词解释

赏析题及解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1.水:水上。

2.陆:陆地上。

3.之:助词,的。

4.可爱:值得喜爱。古今异义,古义:值得喜爱;今义:令人喜爱。

5.者:……的(花)。

6.甚:很,非常。

7.蕃:通“繁”,多。

赏析题:文章开篇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有什么作用?

解析:总领全文,为下文引出对菊、牡丹和莲的喜爱做铺垫,同时“可爱者甚蕃”与后文作者独爱莲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对莲的独特情感,也表明作者托物寄兴,不刻意求工,体现了立言斟酌之妙。

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1.晋:晋朝。

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3.独:唯独,只。

赏析题:提及陶渊明独爱菊有什么作用?

解析: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象征着一种避世的高洁品格。作者提及他,是为了将自己对莲的喜爱与陶渊明对菊的喜爱进行对比,同时也为后文以菊为正衬突出莲的品格做铺垫,暗示自己与陶渊明在追求高洁品质上有所不同。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1.自:从。

2.李唐:指唐朝,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

3.世人:世上的人。

4.甚:很,非常。

赏析题:写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解析:与作者独爱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牡丹在世人眼中的富贵形象,也为后文批判追求富贵的世俗风气埋下伏笔,从反面衬托出莲的高洁,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追求独特的精神品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1.予:我。

2.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出:长出。

4.淤泥:污泥。

5.染:沾染(污秽)。

6.濯:洗涤。

7.清涟:清水。

8.妖:美丽而不端庄。

赏析题:“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现了莲花怎样的品质?此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解析:这两句通过描写莲花在恶劣环境中生长却保持纯洁、质朴的特点,体现了莲花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象征着君子即使身处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也能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和高尚品格。在文中,这两句是对莲的形象的核心描写,为下文进一步赞美莲的其他品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品质的喜爱和推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不长枝。

1.中:中间。

2.通:贯通。

3.外:外面。

4.直:挺直。

5.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蔓。

6.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

赏析题:“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除了描写莲花的外形,还有什么深层含义?

解析: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莲花茎干的形态特征,还象征着君子正直、豁达的品质,不攀附权贵,不追求过多的名利和虚荣,保持自身的正直和独立,表达了作者对君子这种内在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

1.香:香气。

2.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3.益:更加。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5.亭亭:耸立的样子。

6.净:洁净。

7.植:古义:立;今义:种植。

赏析题:“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描绘了莲花怎样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解析:这两句描绘出莲花香气清幽、姿态挺拔的美好形象,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和声誉能够传播得很远,同时也体现了君子的庄重、高洁,令人敬重,进一步强调了莲作为君子形象的特质,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1.可:可以。

2.远观:远远地观赏。

3.而:表转折,但是。

4.亵玩:轻慢地玩弄。

5.焉:句末语气词。

赏析题:“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的什么特点?有何寓意?

解析:这句话表现出莲花的高洁和庄重,它只能被人以敬重的态度远远观赏,而不容许被人随意亵渎,象征着君子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说明君子虽然具有美好的品质,但不会轻易让人冒犯,需要人们以恭敬的态度对待。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1.谓:认为。

2.隐逸者:指隐居的人,这里用来比喻菊花不与其他花争艳,不慕名利,如同隐士般高洁。

3.“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都是判断句式。

赏析题:作者将菊、牡丹、莲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君子,有什么作

文档评论(0)

150****1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