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9
《中成药编码系统——第3部分:现代中成药编码》编制说明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在新形势下推动中医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进入21世纪,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并且是打造民生工程,走出国门的重要举措。诚然,编制《中成药编码系统》国家标准是实现中医药数字化、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创新中医药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新内容的必然要求。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20年09月17日,由江西省中医药大学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2020年度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批准《中成药编码系统——第3部分:现代中成药编码》地方标准的制定,项目编号为DB36-2020-4-62。
2.起草单位
本文件起草单位主要有: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南昌)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普正药业有限公司、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3.主要起草人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任务分工
易炳学
男
副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导标准的编制,主要包括标准框架的确定,编制规则、重要指标的编写、制定。
廖利平
男
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起草本项标准之一。
徐子渠
男
副主任中药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起草本项标准之一。
吴培凯
男
高级工程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起草本项标准之一。
邓雪枝
女
高级工程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起草本项标准之一。
原文鹏
男
教授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主要起草本项标准之一。
刘荣华
男
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起草本项标准之一。
张金莲
女
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起草本项标准之一。
刘希伟
男
副局长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饶金龙
男
讲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起草本项标准之一。
陈浩
男
副主任中药师
江西省中医院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许妍
女
主任中药师
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吴燕红
女
主管中药师
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杨明
男
教授级高工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鄢章龙
男
工程师
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文强
男
工程师
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王志敏
男
工程师
华润三九(南昌)药业有限公司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康兴东
男
高级工程师
江西普正药业有限公司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陈梁
男
工程师
江西普正药业有限公司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赵永健
男
学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李嘉兴
男
学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周杨悦
女
学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周祺
女
学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
参与起草本项标准。
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中医药行业管理……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综合统计制度。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推动我国中医药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这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政策依据和支撑。
1.中医药法律与政策有要求
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医药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五十条“国家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根据中医药特点对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标准并及时修订。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制定或者修订,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供公众免费查阅。国家推动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
202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基本建成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体系、中药质量信息数据标准和统计体系,实现公立中医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国家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2.行业规划与发展有需要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和《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建立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标”和“加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制修订,加强支撑体系建设任务。”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完善中医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