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一般游记的主要内容、文体特征。2.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生字词,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3.品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思考感想与景物特征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4.理解黄河伟大性格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知识储备文体知识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内容非常广泛,举凡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无不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游记三要素分类所至所见所感作者的游踪;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思所想;记叙型游记;抒情型游记;写景型游记;说理型游记;
“课本中的作家”—梁衡梁衡,山西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代表作和入选教材作品有:《大无大有周恩来》《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壶口瀑布》《夏感》《青山不老》《没有新闻的角落》等
第一部分阅读积累整体感知——《壶口瀑布》梁衡
字词积累根据预习任务,朗读下面词语的正确读音,并把读音标注在课文中。铸zhù告诫jiè推搡sǎnɡ霎时shà漩涡xuánwō寒噤jìn迂回yū汩汩ɡǔ出轧zhá
字词积累根据预习任务,朗读下面成语的正确读音,并借助相关工具查找成语的意思。震耳欲聋:怒不可遏:前呼后拥:挟而不服: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指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指被挟持而不屈服。
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总共写了哪几次去壶口瀑布?其中哪次详写?哪次略写?“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第一次是雨季略写第二次枯水季节详写
汛期的壶口瀑布枯水期的壶口瀑布
整体感知(2)文中介绍了壶口瀑布名字的来由,请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壶口”形成原因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整体感知(3)标出全文的段落,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全文主要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段)第二部分(2-5段)第三部分(6段)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集中写壶口瀑布的壶口瀑布的气势。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不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整体感知(4)阅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作者认为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有什么不同?“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壶口瀑布并非传统瀑布常见的“高处垂落”形态,而是?由平坦的河床骤然向深陷的沟壑跌落?,?以俯视角度感受水流被吞噬的震撼?
第二部分——《壶口瀑布》梁衡重点解析细节探究
细节分析(1)细读第二段,作者借用当地人的话“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根本来不及上岸”这句话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警告的“危险”与后文“大着胆子下到滩里”形成?心理对冲?,凸显雨季壶口瀑布的致命性。“来不及上岸”的垂直逃生困境,与后文壶口瀑布“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的?逆向俯视视角?呼应。吸引读者的注意,为下文作者描写作者的“匆匆逃离”相互呼应。
细节分析(2)分析第二段“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瀑布的轰鸣声比作雷声,?听觉通感化?,强化声音的震撼力与压迫感,把汹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重点探究: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合作探究:细读第2段,说一说雨季的壶口瀑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有哪些感受?声势景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的涛声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水浸沟岸,雾罩乱石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撼人心魄的壮美
细节分析(3)阅读第三段,作者第二次在枯水期的时候看壶口瀑布,采用了什么独到的观察角度?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哪些景物特征?移步换景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一直走到河心平视河床坚实而松软俯视“龙槽”深不可测
细节分析(3)阅读第三段,作者第二次在枯水期的时候看壶口瀑布,采用了什么独到的观察角度?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哪些景物特征?定点观察依在一块大石头上看上游河水仰视四周俯视“沟底”势如千军万马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飞转着一个个漩涡
细节分析(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