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邱健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思辨与用药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ppt

邱健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思辨与用药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以清热祛湿。处方:珍珠草30g鸡骨草30g溪黄草30g虎杖30g半枝莲20g蛇舌草30g怀牛膝15g丹参20g栀子12g莱菔子12g甘草6g14剂,水煎服,日1剂。嘱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二诊(2008年12月19日):无明显不适,胁痛消失,眠改善,舌淡暗,苔黄腻,脉弦。查乙肝两对半仍为大三阳,肝功能正常。守上方,25剂,水煎服,日1剂。三诊(2009年1月13日):大便烂,1~2次/日,余无不适。上方去牛膝、莱菔子、虎杖,加火炭母30g、凤尾草30g,14剂,水煎服,日1剂。四诊(2009年7月20日):诉服完上药后,按原方自行购药服用。现患者诉易感精神较差,易疲劳,夜间多梦,余无明显不适,舌暗胖大苔白,脉弦。HBeAg定量由412PEIU/ml,降为138PEIU/ml,HBV-DNA<500拷贝/ml。处方:珍珠草30g蛇舌草30g半枝莲20g丹参20g郁金15g莱菔子12g怀牛膝15g太子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6g25剂,水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前后共治疗8个月余,诸症消失,复查HBeAg定量、HBV-DNA均正常。按语:慢性乙肝是外感湿热疫毒引发,要使病愈,首先驱逐外来病邪。湿热毒邪胶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故清热解毒利湿法须贯穿整个治疗始终,这是治疗之关键。引起乙肝的湿热毒邪也不同于一般的湿热病邪,其性胶着顽固,驱邪务尽,要守方坚持治疗,提高病人依从性,延长病程以利驱邪。多用岭南草药溪黄草、鸡骨草以及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珍珠草(叶下珠)等甘淡微寒之品,以达清热解毒利湿驱邪之功。2、苏某某,男,44岁,职员。2009年1月23日初诊。主诉:右上腹胀伴乏力2年,加重7天。初诊:患者两年前因饮酒出现右上腹胀闷,乏力等不适,遂到本院就诊,查乙肝两对半提示大三阳,HBV-DNA:8.321E+7拷贝/ml,肝功八项示:ALT216.6U/L,AST98.80U/L,余无异常。予中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此后上腹胀,乏力常常因疲劳加重,并反复发作,7天前因熬夜,致右上腹胀闷感加重,伴纳少口苦,遂到我处求诊。刻下症见:右上腹胀闷,乏力,纳食减少,口苦口干,眠差,大便偏硬,小便略黄,舌红苔黄,舌底脉瘀,脉弦数。中医诊断:胁痛,证属湿热阻滞,肝胃不和;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此为患者饮酒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阻滞中焦气机,肝失疏泄则右上腹胀闷不适;脾失健运则纳食减少,气血升化乏源而体倦乏力;热邪耗伤津液故口干口苦;热扰心神,故眠差。舌底脉瘀提示体内尚有瘀血。治以清热利湿解毒,佐以化瘀通络。处方:珍珠草30g溪黄草30g鸡骨草30g蛇舌草20g黄连10g生地15g夏枯草20g蒲公英20g丹参10g紫花地丁20g甘草6g28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2009年2月20日):症状有所缓解,仍有疲倦乏力,右上腹胀闷,程度较前减轻偶有口干口苦,舌淡红苔黄,脉数。复查HBV-DNA:4.45E+4拷贝/ml。守上方28剂,水煎服,日1剂。三诊(2009年3月20日):症状好转,乏力,上腹胀较前明显缓解,偶有口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数。复查HBV-DNA正常。续守上方14剂,水煎服,日1剂。四诊(2009年4月15日):无不适,舌淡红,苔薄黄腻,脉滑。复查HBsAg定量77.82ng/ml,HBeAg定量0.1PEIU/ml,HBV-DNA(-)。处方:珍珠草30g溪黄草30g鸡骨草30g蛇舌草20g半枝莲15g怀牛膝15g丹参15g郁金15g栀子12g甘草6g28剂,水煎服,日1剂。嘱避风寒,调畅情志,禁食寒凉、滋腻、辛辣之品,以防病情反复。按语:本病以右上腹胀和乏力为主要表现,属祖国医学之胁痛范畴,按常法针对肝胆病常治以清热祛湿一类药方如茵陈蒿汤,但从岭南气候特点及临床所见症状特征,可知岭南地区肝炎病毒携带者常有热毒偏盛特点。以清热解毒为主立法,自拟五虎汤加减治疗,五虎汤以蛇舌草、珍珠草、溪黄草、鸡骨草、虎杖为主要药物,且重用,清热解毒之力强,如虎威猛,但其性甘寒,无败胃之弊,配合郁金、丹参等活血疏肝行气之类药物,达到乙肝病毒e抗原转阴,病毒载量测不到的疗效。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