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高考山东各地一模古代诗歌阅读题汇编.docx

2025高考山东各地一模古代诗歌阅读题汇编.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高考山东各地一模古代诗歌阅读题汇编

山东省济南市2025高三一模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

柳宗元

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

遥知玄豹在深处,下笑羁绊泥涂间。

浩初①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柳宗元

珠树玲珑隔翠微,病来方外事多违。

仙山不属分符客②,一任凌空锡杖③飞。

【注】①浩初:僧人法名。②分符客:柳宗元自谓。分符,这里指接受朝命为柳州刺史事。

③锡杖:僧人所持的禅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寒江”句多感官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潺潺”二字写夜雨淅淅沥沥连续不断,衬托诗人凄冷孤寂的感受。

B.“晓云”句写出夜雨后天空逐渐放亮,山雾缭绕;“玄豹”这一神秘的意象,给读者带来想象的空间。

C.“珠树”句中的“隔翠微”三字,近距离描写了仙人山绿树葱茏的景象,充分表达了对仙人山的喜爱之情。

D.两首诗都是酬赠诗,对象都是独立于红尘俗世之外的人士,作者借诗表达不能与友人登仙人山的复杂情感。

16.明代李攀龙《唐诗训解》说柳宗元诗往往“末收句健”,请结合两首诗的末句分析。(6分)

15.C

16.①两首诗末句形象鲜明,情感强烈,强有力地收束全诗,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以上四点,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②“下笑”句以玄豹的口吻表达对世俗羁绊的轻蔑与嘲讽(1分)及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1分)。③“一任”句想象浩初上人游览山水的飘逸行姿与俊逸形象(1分),强烈表达了对浩初上人自由生活的羡慕(1分),衬托(反衬)自身处境的无奈。(1分)

(共6分。每点2分。第三个要点中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山东省日照市2025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己未元旦

文徵明

劳生九十漫随缘,老病支离幸自全。

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

只将去日占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

次第梅花春满目,可容愁到酒樽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生”写出诗人一生辛劳,“漫随缘”则体现出人生应顺应机缘,不必强求。

B.诗人年老体弱、疾病缠身,新年来临深感忧虑,希望能够保全自己,安度晚年。

C.诗人用问句发出感慨,能活到耄耋之年的人寥寥无几,也为能五世同堂感到欣慰。

D.梅花依次绽放,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日美好图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之感。

16.颈联蕴含着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5.B16.①“只将去日占来日”,诗人年近九十,认为自己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对未来的占取,表达出对人生的知足与感恩;

②“谁谓增年是减年”用反问句反驳了年龄增长生命就不断减少的观点,体现出诗人的乐观豁达;

③通过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珍惜当下、不惧衰老的积极人生态度。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新年来临深感忧虑,希望能够保全自己,安度晚年”错误。“老病支离幸自全”意思是虽然年老多病,身体支离破碎,但庆幸自己还能保全身体。表达出一种坦然的心态,以及一份满足感,没有“深感忧虑”。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只将去日占来日”意思是这些过去的日子实际上是对未来时间的占取,诗人年近九十,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度过了很多日子,表达出对人生的知足与感恩;

②“谁谓增年是减年”意思是谁说年龄

增加就是生命的减少呢?用反问句反驳了年龄增长生命就不断减少的观点,体现出诗人的乐观豁达;

③“只将去日占来日”是诗人对时间的深刻认识,生命是有限的,更应该珍惜当下;“谁谓增年是减年”是诗人是对生命的考虑,年龄增长,不代表就是衰老,不代表生命的减少,反映了诗人不惧衰老的积极人生态度。

山东省淄博市、滨州市2025高三一模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

刘克庄

与客穷源上尽山,林霏初卷岭泥干。

似嫌甲第施朱戟,别筑茅亭俯碧湍。

龙怒岂容缘磴汲,雹寒不敢近崖看。

平生粗有登临胆,今日凭高立未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作者为西重山瀑布亭所作,该瀑布亭是由其好友方寺丞建造,可以用来观赏瀑布。

B.诗歌开头交代友人一同探寻瀑布源头,描绘了山林之中小雨淅沥的景象,暗示了探寻之旅的艰辛。

C.尾联“平生粗有登临胆”与“今日凭高立未安”形成反差,通过写诗人登临高处时的感受侧面烘托瀑布的特点。

D.与苏轼《题西林壁》注重景、理结合的写法不同,本诗更侧重写景,当然景物中也透露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