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非连文本阅读:《诗经》
你的学习小组开展《诗经》研究性学习,以下是搜集到的部分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他们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负责音乐的官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例如据《尚书》记载,《豳bīn风·鸱鸮chīxiāo》就是周公旦所作。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宴会之诗歌,用以娱嘉宾、祈丰年、颂祖德等。《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祭祀乐歌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风、雅、颂”和“赋、比、兴”被合称为《诗经》“六义”。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认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可见,风、雅、颂是诗的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艺术手法。
除此之外,《诗经》还善于运用意象、常用重章叠唱等,这些艺术特色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重章叠唱也称“重章叠句”,即在不同诗节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语句重复出现。这既取决于《诗经》配乐歌唱的性质,也取决于民歌体的表达特点。反复咏唱,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同时还可以有实质的意义表达功能:展现发展过程、时间推进、情感变化等。
(根据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整理)
【材料二】
流行歌曲并不是从邓丽君开始的,中国好歌曲的选秀也不是CCTV才有的。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民间就有传唱度很高的热歌,这些热歌就汇编成了《诗经》。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是流行歌曲;雅是艺术歌曲;而颂是主旋律。
创作手法上,《诗经》讲究个“赋、比、兴”。“赋”就是有话直说,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打比方,像我们今天说的比喻啦、象征啦、甚至诗里暗含着某种意思之类,都属于“比”;“兴”就是先说点别的再说重点,描绘一下景象、天气之类的,有时候还能和诗歌扯上关系,有时候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是为了顺口。
举个例子,民谣歌手赵雷的作品《阿刁》,开头的一段歌词就很能说明“赋、比、兴”的手法:
第一句:阿习,住在西藏的某个地方——这是“赋”。
第二句:秃鹫一样,栖息在山顶上——这是“比”。
第三、四句:阿习,大昭寺门前铺满阳光。打一壶甜茶,我们聊着过往——这是“兴”。
(节选自网文《再没人能把诗经讲得这么明白了》)
【材料三】
无论目前对“意象”的解释是怎样纷纭,有两点是基本的:一是必须呈现为具体的“象”(即“物”),纯粹说理和直接抒情均不构成意象;二是这种“象”须涵有人的主观情意,纯客观的物象或图象亦不能称为意象。《诗经》中的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紧密相联,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结合,显然无法否认它们是诗歌中的意象。
《诗经》中的意象,在表现主题、抒发情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是为抒情提供具体的环境。《唐风·绸缪》中“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月亮皎洁,疏星斜挂,在这样美妙迷人的特定环境中,一对爱人邂逅相遇,其乐也融融……
《诗经》中的意象还常常为抒情渲染某种相应的气氛。《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渲染的是一种阴晦沉郁的气氛,与弃妇沉痛的倾诉正相适应;《郑风·野有蔓草》中“野有蔓草,零落溥兮”的清新明朗的氛围,也较好地衬托出了抒情主人公遇见爱人时的欢快心情。
第三,通过意象的变换暗示时间、空间的变化。《召南·摽有梅》以梅子落地暗示时间的进展,比喻姑娘美好的青春正在逐渐消逝;《小雅·采薇》中、“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则借植物生长表明季节的推移,暗示戍边战士已历久不归。
(摘自郭建勋《诗经中的意象浅说》)
18.小组同学根据三则材料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西汉起才有的名称。
B.《诗经》是诗,也是歌,当时是可以配着乐曲演唱的。
C.《诗经》“六义”最初是由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提出并加以阐释的。
D.《诗经》中的景物描写因与表情达意相关而成为意象。
19.你受邀为初一同学做“走近《诗经》”微讲座,请根据材料完善下面的讲座提纲。
20.小组将在班级做学习成果汇报,在阐述“风、雅、颂”时,需要引用资料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