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6-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气
课时作业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2019·山东济宁期末)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是1963年火山喷发时形成的,最高海拔155米,岛屿四周由火山灰组成,中部是较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平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下面图一为岛屿位置,图二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为火山喷发形成的,所以该岛屿中部熔岩应为喷出岩(玄武岩)。
2.推想苏特西岛及其四周海疆火山活动频繁的缘由()
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
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
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
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位于冰岛南部,应位于大西洋,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形成该岛,所以该岛应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处,故B项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
A.侵蚀、侵蚀 B.侵蚀、积存
C.积存、侵蚀 D.积存、积存
答案B
解析该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应是沙丘地貌。依据等高线分布状况,推想甲区域为风蚀坑;乙区域位于沙丘东侧,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主要风力作用是积存,B项正确。
4.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答案C
解析沙丘地貌形态与风向有关,侵蚀侧为迎风地带,积存侧为背风地带。结合上题分析,甲位于迎风一侧,乙位于背风坡,结合指向标,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偏西风,C项正确。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莫赫陡崖(见图)位于爱尔兰西海岸,是欧洲最高的陡崖,绵延8km,远眺大西洋,格外壮丽。陡崖的石灰岩基底是由很多细小海洋生物的骨骼在3亿年前堆叠起来的。长期以来,越来越多的砂岩和页岩沉积在海里,险峻笔直的陡崖,显现出密密的层次,仿佛是一部部千古巨书。据此完成5~6题。
5.莫赫陡崖的上部岩石主要由()
A.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 B.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
C.海洋生物遗骸积存形成 D.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
答案D
解析留意题干问的是“莫赫陡崖的上部岩石”的成因。莫赫陡崖的基底是海洋生物遗骸积存形成的沉积岩;上部岩石为砂岩和页岩,是流水搬运泥沙在海岸带沉积固结形成的。
6.形成险峻笔直的莫赫陡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B.断裂上升、冰川侵蚀
C.地层陷落、流水侵蚀 D.褶皱隆起、海浪侵蚀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莫赫陡崖原来在海洋里,后由于地壳抬升运动,地层在上升过程中受海水的侵蚀作用,形成险峻笔直的陡崖。
(2019·安徽蚌埠二模)驴友小明在某地参与户外活动。路途上观看到如图景观(下图虚线部分)。该景观分布在陡坡下或坡麓地带,由碎石长期不断坠落积存形成,呈上尖、下圆锥状。回去后,他查阅资料,了解该景观为倒立锥地貌。据此完成7~9题。
7.导致山坡上岩石渐渐裂开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温度变化
答案D
解析山坡上岩石渐渐裂开是物理风化作用的结果,物理风化作用的缘由是温度变化引起岩石的热胀冷缩。
8.倒立锥表层积存物的分布特点是()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分颗粒物大小均匀
答案C
解析倒立锥由碎石长期不断坠落积存形成,平均粒径大的颗粒物由于质量大,惯性大,而滚落到坡下的距离远;平均粒径小的颗粒物由于质量小,惯性小,而滚落的距离近,所以粒径大的颗粒物在锥底,粒径小的颗粒物在锥顶。
9.推想驴友小明所观看到的景观可能位于()
A.秦岭 B.南岭
C.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
答案C
解析图中景观可以看到既有山顶冰川,又有高山峡谷,最可能位于我国的横断山脉。秦岭、南岭没有冰川景观,大兴安岭林海景观更为突出。
(2019·北京朝阳上学期期中)贵州梵净山的“蘑菇石”由层状变质岩(主要为板岩、片岩)堆叠而成。左图为“蘑菇石”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左图所示“蘑菇石”的岩石类型对应右图中的()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读右图,依据外力作用可知,d为沉积岩;a为“三进一出”,则a为岩浆,故b为岩浆岩,c为变质岩。结合材料可知,“蘑菇石”由层状变质岩堆叠而成,故C项正确。
11.“蘑菇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积存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5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案苏教版.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3.doc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讲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雷雨节选2教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
-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doc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5讲 神经调节(第一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练习)(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6讲 自由组合定律(第二课时)(练习)(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五单元 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原卷版) .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细胞增殖(练习)(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7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5讲 神经调节(第二课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练习)(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细胞增殖(练习)(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测试)(解析版).docx
-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写作常考题型突破练习专题07 邀请信、申请信(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4讲 内环境与稳态(练习)(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7讲 物质运输(练习)(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0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练习)(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