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学习目标导航]
课标解读
1.了解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争论,从“唯物史观”角度生疏德治与法治之争对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的影响。
2.梳理古代社会有关法律和教化的统治措施,构建“时空观念”,生疏法律和教化对加强统治的作用。
3.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宋以后理学以乡约的形式直接面对底层百姓宣讲的意义,从“家国情怀”角度感知乡约、族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乐观作用。
时空坐标
学问点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早期社会治理思想
(1)夏商: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便残害奴隶。
(2)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肯定的进步性。
2.东周社会治理思想
(1)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2)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3.先秦时期的法治思想
(1)《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2)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铸刑书”。
4.德治与法治之争
(1)表现: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学派
主见
代表
思想
儒家
人性善,主见德治
孔子
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孟子
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
人性恶,主见法治
商鞅
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爱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韩非
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评价
①儒家主见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②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3)结果: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
学问点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法律
(1)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3)秦汉朝廷还公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法律
(1)特点:律令儒家化。
(2)表现
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②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法律
(1)唐朝的法治
演化
①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②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
特点
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影响
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2)唐朝的礼治
①内容: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分吉、宾、军、嘉、凶五礼。
②地位:是一部体系浩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③影响: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阅历,强化基层教化。
学问点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演化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宋邢统》《天圣令》。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基层教化
(1)理学兴起
①背景: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头,到南宋朱熹集大成。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
②传播:掌握教育与科举,通过授徒、书院讲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2)乡约教化
①创立: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制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进展: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渐渐带有强制力。
③连续:清朝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敬天保民
“敬天保民”是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其内涵认为“上天”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当“以德配天”。
孔子“仁”与孟子“仁政”的区分
(1)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爱人”。
(2)孟子从孔子的“仁”动身,把它扩充进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以德治国”的继承与进展。
法家的法治与依法治国
(1)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中心集权,刑律成为镇压人民、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2)依法治国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否定任何特权,法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2023-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0包身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科学思维需要逻辑单元检测卷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
- 202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22散文阅读任务2词句含意题__群文通练含解析.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单元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1AnewstartPeriod2Understandingideas学案一外研版必修第一册.docx
- 2025春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十章概率10.3.1频率的稳定性分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3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含解析.doc
-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2动量定理课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