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出自《庄子.齐物论》大智慧的人广博豁达,心胸坦荡,不会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有点小聪明的人则观察入微,无孔不入,总是喜欢鸡蛋里挑骨头,无事生非;合于大道的言论,犹如火焰一般,直指人心,听起来让人心悦诚服;拘于技巧的言论,废话连篇,滔滔不绝,让人感觉厌烦。9).善人少利少,不善人多害多。出自战国·庄周《庄子·胠箧》。天下好人少坏人多,那么有利于天下的人就少,而有害于天下的人就多。10).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出自《庄子·养生主》。做事情按守时势,顺其自然,这样便能够长久快乐,即便遇到哀伤的事情,也不会被侵扰。6.特殊句式:判断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者,……也)倒装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宾语“己”置于动词谓语“若”的前面)我之谓(宾语前置句,用“之”把宾语提前)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所”固定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倒装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7、固定格式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被……所)8.出自本课的成语:?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留下笑柄,让内行见笑。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小的人。9.归纳修辞句1)、比喻: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④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⑤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目地自夸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2)排比: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④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3)、反诘:①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③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大量的排比句和反诘句(有些既是排比又是反诘)的运用,连贯而下,造成了文章滔滔不绝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雄辩力量。1.梳理全文的思路:第一部分:写河伯由自满转为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第1层:从“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到“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因百川灌河而欣然自喜。(由景生情)第2层:从“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见北海的浩淼而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情随景变)第二部分:写海神对河伯的回答。第1层:从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到“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从三个角度说明人的认识受环境的制约。三、《秋水》(节选)讲解第2层:从“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到“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大理”之一——北海在天地之间犹大山之一小石。(写海水之小,先写其大,再转写海水之小。)第3层: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到“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大理”之一——个人与万物相较犹如马体之一毫末。第4层: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到“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照应首段,收节全文。认为伯夷辞让王位,孔子游说天下都是“自多”,并对其进行嘲讽。天地——四海——中国(中原地区)万物——人类——个人2.文章主旨:本文通过河伯与海若之间的对话,形象阐述了小大之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ptx VIP
-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pdf VIP
- 2021义务教育四年级数学国家质量监测试卷2.doc VIP
- HG_T 22805.2-2016 化工矿山企业施工图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范—选矿专业(附条文说明).docx
- 校本课程大棚西瓜.docx
-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4届小升初语文综合练习卷含答案.doc VIP
-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
- 4G优化案例:优化控制信道提升LTE超忙小区客户感知的案例.docx VIP
- 社区志愿者培训资料.pptx VIP
- 标准图集-21X505-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图示-第一部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