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昭通一中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B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
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中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
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
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
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
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
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
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
由“木”想到门闩、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
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
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
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
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
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
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
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
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
“木”。
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
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
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
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
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
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
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
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材料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
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
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
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
的诗句。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有答案).pdf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有答案).pdf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模拟卷(有答案).pdf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一)(含答案).pdf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评卷(含答案).pdf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素养评价卷 (含答案).pdf
- 统编版语文2024-2025学年度春季六年级下册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pdf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pdf
- 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云南省大理州2025届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pdf
-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在京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成都蒲江城市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课件.pptx
- 杭州和达文商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2024年杭州市钱塘区福雷德广场多媒体专员招聘笔试真题.docx
- 辐射测量方法课件.ppt
- 辐射换热课件.pptx
- 6.四步拆解文化传承主题高分作文《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2025年中考语文写作四步拆解高分作文(全国通用).docx
- 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逻辑与思维》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7.四步拆解想象天地主题高分作文《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2025年中考语文写作四步拆解高分作文(全国通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