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言文梳理七、托物言志类(3篇)
知识梳理篇目七下:《陋室铭》(P144)、《爱莲说》(P145)八下:《马说》(P146)相同点①间接表达了文章的主旨;②对文中事物进行详细、生动地描绘;③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借议论方式,或表达个人志向,或反映社会现实
不同点写作手法及主旨《陋室铭》:托物言志,借给自己的陋室作铭,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托物言志,借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马说》:托物寓意,借千里马遭受屈辱、埋没,慨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和任用人才
不同点语言《陋室铭》:用词精炼,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上”一“入”,精炼准确且生动形象;多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工整、优美,音调和谐《爱莲说》:用词精炼,“不染”“香远益清”“宜乎众矣”等词的使用,既精炼又含蓄;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衬托手法贯串全篇,用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用爱菊之人和爱牡丹之人衬托自己,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马说》:全篇语句多为否定和反问语气。使用否定词,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批评和谴责;使用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不能知人善任的讽刺
课外阅读设题方向1.同一写作手法;2.同讲修养、美好(君子)品性;3.同讲“人才”;4.表达情感的异同
第35篇陋室①铭唐·刘禹锡文学常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353637
教材原文参考译文(重点翻译用波浪线标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谈笑有鸿儒⑥,往来无白丁⑦。可以调素琴⑧,阅金经⑨。无丝竹之乱耳⑩,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53637
教材原文参考译文(重点翻译用波浪线标识)【重点注释】①陋室:简陋的屋子。②名:出名,有名。③灵:神异。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⑥鸿儒:博学的人。鸿,大。⑦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⑧调(tiáo)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⑨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⑩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无案牍(dú)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353637
作品主旨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353637
字词梳理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有仙则名(出名,有名)苔痕上阶绿(蔓延到)②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353637
理解探究1.《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教材课后题】答: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军》,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引用“何陋之有”,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即开头所说的“惟吾德馨”。353637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教材课后题】答:“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一种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一种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惟吾德馨”依旧不过时,我们不应该忽视美好品德的培养,要努力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353637
第36篇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文学常识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353637
教材原文参考译文(重点翻译用波浪线标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①。晋陶渊明独②爱菊。自李唐③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④而不染⑤,濯清涟而不妖⑥,中通外直⑦,不蔓不枝⑧,香远益清⑨,亭亭净植⑩,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