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让阳光照亮校园让霸凌无处遁形主讲人:时间:
目录01校园欺凌的案例02哪些行为是校园欺凌03校园欺凌的原因04校园欺凌的危害05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案例01第一部分
校园欺凌案例一某校多名女初中生对另一下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不时用脚踹其身体,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涉案人员刘某被刑拘。案例启示:同学之间嬉闹玩耍本无可厚非,但是,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同学们应当约束自己的行为,把安全放在首位,避免伤人或伤己案件的发生。
校园欺凌案例二某县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6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5名学妹脱光衣服集体猥亵。6名涉案女生被当地警方刑拘。案例启示:打人的孩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被打的孩子,从案发后8个月时间里,始终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屋子里,不出来,心理伤害更重。
校园欺凌案例三14岁的初二女生小雨被两名女孩从某城北“掳”到朱雀门附近,在一小区内遭到三女一男一个多小时的殴打,遍体鳞伤,这4名嫌疑人被刑拘。案例启示:与人相处偶有矛盾是正常的,要学会包容和合法合理去解决矛盾。纠集他人对自己有矛盾之人进行殴打,并拍下现场视频转发扩散。不仅对被打着造成不良后果,对自己和其他参与者也会留下不良后果。
哪些行为是校园欺凌02第二部分
劳动欺凌剥夺劳动成果:当被欺凌者完成一些劳动任务后,欺凌者会将其劳动成果据为己有,或者破坏其劳动成果,如抢走被欺凌者打扫干净的区域的清洁工具,或者在被欺凌者整理好的物品上故意捣乱,让被欺凌者的努力付诸东流,这会让被欺凌者感到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尊重和认可,产生挫败感和无助感。
性欺凌非接触性侵犯:比如向被欺凌者暴露身体的敏感部位、做出具有性暗示的动作或姿势等,这种行为会给被欺凌者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和恐惧,使其产生不安全感和心理阴影。
行为欺凌涂鸦或污损个人物品:在被欺凌者的物品上进行涂鸦、写字或弄脏、弄破等,以达到羞辱和恶心被欺凌者的目的,这会让被欺凌者对自己的物品产生厌恶和不安感,影响其正常使用物品的心理状态。
校园欺凌的原因03第三部分
心理安全匮乏青少年可能因为缺乏心理安全感而选择通过欺凌他人来获得控制感或满足感。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与家庭或学校环境中的支持不足有关。
学校管理与文化缺失部分学校存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这种文化可能导致学生在面对挫折时选择攻击性行为,甚至将校园欺凌视为一种“正常”的解决方式。
受害者被霸凌后沉默不语不敢反抗我们在众多的霸凌事件中可以观察到,被霸凌的大部分孩子在霸凌的过程中从未反抗,一直沉默地受着所有的屈辱和殴打。我们不知道这是因为性格使然抑或是其他原因所导致的,但是这样的行为明显是不正常而且不正确的。当受害者在被霸凌后沉默不语不敢反抗,只会让霸凌者越来越嚣张,行为越来越过分。
校园欺凌的危害04第四部分
欺凌者脾气变得暴躁,容易被激怒欺凌者在给受欺凌者带来直接或间接伤害的同时,自身也会遭受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例如欺凌者经常地欺凌他人,脾气变得暴躁,容易被激怒,妨碍与其他学生的正常交往,容易与老师发生冲突,致使师生关系紧张和疏远。如果未对欺凌行为进行适时矫正,欺凌者日后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可能会采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欺凌事件对欺凌者的影响欺凌所产生的危害具有代际传递性。如果不对欺凌者的欺凌行为进行适时干预,那他们的行为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并且可能在在家之后、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来。而在家庭中通过暴力或攻击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家人会使其子女通过观察学习的方式而习得他们的行为,从而又使其子女在学校中也采取欺凌或攻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欺凌事件对欺凌者的影响除校园欺凌外,欺凌者还可能参与到其他反社会的暴力行为中。欺凌者成年以后比一般人更容易犯罪。经常欺凌他人的儿童在成年后其严重犯罪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高出至少4倍。Olweus(2011)的研究显示,在青少年早期的欺凌行为能够预测后继的犯罪行为,很多登记在册的犯罪者都有校园欺凌的前科,其中55%的校园欺凌者有过至少一次的犯罪经历,多达36%的校园欺凌者有过至少三次的犯罪经历。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05第五部分
学校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刊等渠道,广泛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树立正面典型,弘扬正能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减少因无聊、空虚等不良情绪引发的校园欺凌行为。
家庭途径关注孩子情绪变化:留意孩子的情绪波动,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