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docx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内容预览:

8.*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雄健________逼狭________险峻________崎岖________

阻抑________曲折________浊流________魄势________

一(xiè)________万里(cónɡ)________山叠岭

绝壁断________(yá)奇(jué)________壮(jué)________

2.形似字注音组词

狭()________浊()________

侠()________蚀()________

挟()________独()________

境()________峻()________

竟()________竣()________

竞()________俊()________

3.解释加点词

①浩浩荡荡:

②一泻万里:

③亦复如是:

④奇趣横生:

⑤崎岖:

⑥逼狭:

4.《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作于________运动之后,作者_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5.依照例句仿写

例句: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通过的地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仿写:_________正如________一样。_______________,有时是________,有时是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困难险阻的境地,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非常宽敞的境地,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非常逼狭的境地,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通过的地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点,固是高快乐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地,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地,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如今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通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兴趣。但这种壮美的兴趣,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受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能够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困难境地,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展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兴趣的事……

6.“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雄健的精神”指什么精神,如今还需要如此的精神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地”,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与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为什么要把“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联络起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原文句子说明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地,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地,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地一样的诗句吗?请写出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灯光

(俄)弗·柯罗连科

非常久往常,一个漆黑的秋夜,我乘坐一叶扁舟,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忽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漆漆的峰峦下,闪出一点火光。

灿烂,耀眼,就在非常近的地点一闪………

“啊,谢天谢地!”我快乐地说,“快要到宿地了。”

船夫掉过头来看了一眼,又无动于衷地俯身划桨。

“还远哩!”

我不相信:那灯光划破茫茫的夜色,就出如今眼前。然而船夫说对了,它确实还离我们非常远。

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确实是不断战胜黑暗,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