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关传承传统节日演讲稿精彩演讲 .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传承传统节日演讲稿500字精彩演

篇一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

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

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

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07年

11月25日申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

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

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

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

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

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

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

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

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

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

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

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

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

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

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

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

高度的热情。利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

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

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

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

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

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

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

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篇二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欢乐详和的春节、大闹花

灯的元宵节、赛龙舟的端午节、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在这

许许多多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每到这一天,妈妈就会

给我戴上提前准备好的香包,胳膊上系上五彩绳,据说这样

就不会招惹蚊虫的叮咬。然后妈妈会端上来飘着棕叶清香的

棕子,一年人吃着香香甜甜的棕子,其乐融融……

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

设立的。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深受楚怀王重用。

一些奸臣看到了,非常嫉妒屈原。于是他们在楚怀王面前说

屈原的坏话,楚怀王听信了馋言,渐渐地就疏远了屈原。屈

原悲愤不已,就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来,

秦国攻占了楚国一些领土,要求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

出这是秦王的一个阴谋,于是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向楚怀王进

谏,楚怀王非但不听,还将屈原逐出都城。楚怀王客死秦国。

秦王又一次攻占了楚国,并占领了楚国国都。屈原见自己的

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又不愿做亡国奴,便仰天长叹一声,抱

着石头投入滚滚的汩罗江。当地百姓悲痛不已,他们纷纷划

着船来到江面上打捞屈原的尸体。他们往江里投棕子、鸡蛋,

希望鱼儿不要吃屈原的尸体;他们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在江

面上划来划去,以此驱赶水怪。

从此,人们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到这

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孩子们系

香包,戴花线……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篇三

同学们:

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词典是什么?它不

是中国的《汉语大词典》,而是韩国编纂的《韩汉大辞典》,

它里面所收的词条和词汇量均比《汉语大词典》多。这不禁

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那场官司-中国和韩国因端午节的文化

产权而产生的争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费解的事情呢?

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

中,积淀了众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经典,涌现出了

难以计数的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

人物。走进经典之中,我们会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咀嚼《论语》,我们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的学习之道和“学而不厌,诲人不

文档评论(0)

minghui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