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诗歌阅读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古代诗歌阅读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专题练习

一、方法技巧

(一)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双关、借代、用典、互文等等。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玉鉴琼田三万顷”等。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能够与促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增添情味,抒发作者爱憎。如“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闻说北风吹面急,边是冲梯屡舞”“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晓来谁霜林醉”等。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借代: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以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语言简练、含蓄。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举酒欲饮无管弦”中的“管弦”,“汉家烟尘在东北”中的“烟尘”,“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中的“戎马”。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所有律诗的中间两联都使用对偶手法,如《客至》《登高》《登岳阳楼》《临安春雨初霁》《书愤》《登快阁》等诗歌的第二、三联。

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串联在一起,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极富节奏感,朗朗上口,用排比来说理,条理分明;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收获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设问: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设问写在开头,能够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

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等。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使语言更加含蓄、洗练、委婉,让读者产生丰富联想,增强作品意蕴。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化用前人语句。如“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等。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都诗人引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增强了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用来形容李凭乐理之高深,音乐之优美动听。③运用历史故事。如“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等。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反复可以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诗歌的抒情效果。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才能的反复描写。

(二)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诗歌中的写景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2.观察的角度(视角):远近高低俯仰,从高到低(高低结合),从远到近(远近结合),俯仰结合。

3.感知(感官)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通感。视听结合、声色结合、色彩绚丽、色彩鲜明、色彩黯淡、明暗对比,富有层次感。

4.综合的角度:如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

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