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卷.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30分)

1.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

B.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

C.性质稳定,耐热

D.毒性强,引起特殊病变

E.抗原性强

2.病原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严重的症状称为

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病毒血症

3.免疫系统包括

A.免疫器官、免疫分子

B.T细胞、B细胞

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D.胸腺、骨髓

E.免疫组织、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4.关于“流脑”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

B.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C.人为唯一的传染源

D.暴发型以儿童罹患为主

E.95%以上由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

5.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属于

A.I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免疫耐受入

6.被狂犬咬伤的伤口最好采用

A.弱酸冲洗B.20%肥皂水冲洗

C.过氧化氢溶液冲洗D.食醋

E.90%乙醇冲洗冲洗

7.新生儿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

A.IgGB.IgMC.IgAD.IgDE.IgE

8.担负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是

A.T细胞B.K细胞C.B细胞D.NK细胞E.巨噬细胞

9.在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B.IgAC.IgED.IgGE.IgD

10.担负体液免疫功能的细胞是

A.T细胞B.K细胞C.B细胞D.NK细胞E.巨噬细胞

二、判断题(每题3分,总计15分)

1.毒血症是指病原菌以及它产生的毒素均进入血液。

2.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的作用,它能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

3.免疫应答分为3个阶段,即识别阶段,淋巴细胞活化、分化增殖阶段以及效应阶段。

4.ABO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溶血反应的发生机制属Ⅱ型变态反应。

5.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计25分)

1.菌群失调症

2.荚膜

3.干扰素

4.迟发感染

5.超敏反应

四、问答题(每题6分,总计30分)

1.何谓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医学意义?

3.试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4.何谓噬菌体?在医学上有何应用?

5.病原性球菌可致哪些疾病?

参考答案:

二、判断题

1.×2.×3.√4.√5.√

三、名词解释

1.菌群失调症: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滥用抗生素,机体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正常比例发生变化,称为菌群失调。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腹泻的病人,可使肠内正常的大肠埃希菌数目大量减少,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引起假膜性肠炎,此类疾病称为菌群失调症。为防止菌群失调症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

2.荚膜:是某些细菌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黏液性物质,可帮助鉴定细菌。荚膜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菌分型的依据之一。荚膜还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作用。荚膜也能保护菌体避免或减少一些物质,如溶菌酶、补体、抗体和抗菌物质对细菌的损伤,因而增强了细菌的侵袭力,故荚膜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荚膜多糖还可使细菌彼此相连,黏附于组织细胞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3.干扰素: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它在控制病毒感染、阻止病毒在机体内扩散以及促进病毒性疾病的痊愈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干扰素也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是抗病毒的主要生物试剂,在防治病毒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迟发感染:又称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可达数月、数年或数十年之久。一旦症状出现,多为亚急性、进行性,最后以死亡而告终,如麻疹病毒感染后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5.超敏反应:某些抗原或半抗原物质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称为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人们习惯上称为过敏反应。超敏反应根据其发生机制不同分为4型,即I型、Ⅱ型、Ⅲ型和Ⅳ型超敏反应。

四、问答题

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繁多,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达数十万种以上。根据微生

文档评论(0)

jiangwen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