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摸鱼儿海棠》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摸鱼儿海棠》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摸鱼儿海棠》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摸鱼儿·海棠

刘克庄①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②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③飞仙,石湖④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⑤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注】①刘克庄: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曾一再被黜,坐废十年。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②潘令: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其人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美誉。③玉局: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④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⑤漫:莫,不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朝迟了芳信”写造物主延误花期,令词人日日期盼;“万姝娇困”突出了海棠初绽的娇美慵懒。

B.上阕用典,以“潘令”自况年老,借“玉局”“石湖”二公仙逝来表达自己辜负了海棠风韵的怅恨。

C.“吹得胭脂成粉”,词人责怪东风使海棠花色由深红变粉红,无理而妙;最后以“异时恨”作结,遥想未来。

D.全词按海棠未花、初开、盛开、花落的顺序来写,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海棠的命运相结合,感情真挚。

16.从感情基调来看,本词与《贺新郎》(国脉微如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B16.①本词感情婉约细腻,深沉哀怨。词人托物言志,借花抒怀,不仅写尽了对海棠花的珍爱和怜惜,也蕴含着对自己人生坎坷际遇的哀愁和怨恨。②《贺新郎》一词感情充沛流畅,豪迈昂扬。上片以韩世忠为例,提出在大敌当前时,朝廷应重用人才;下片指出如今国势垂危,更要(或更应)依靠能解救危难的英雄。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借‘玉局’‘石湖’二公仙逝来表达自己辜负了海棠风韵的怅恨”错误。词中的“飞仙”“绝笔”,是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二公仙逝,不能再写诗篇来刻画海棠的风韵,借此衬托自己对海棠的拳拳眷恋之情,绝不亚于二人。因此尽管自己才情不及二公,但仍然不肯搁笔,愿竭尽全力写诗来描绘海棠神韵。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本词感情婉约细腻,深沉哀怨。

本词上片开篇即写海棠的命运多舛。“朝朝迟了芳信”,写海棠未开,“万姝娇困”写海棠初开,“倾成色”写海棠盛开。“霜点鬓”转写自己,感叹岁月无情,“才情减尽”是感慨英雄暮年。词人叙写海棠不平的命运,暗寓自己从未因多次遭贬谪而放弃抗金报国的理想。

下片回到对海棠花的描写。“东风”二句写在东风吹拂中,海棠花瓣舒展,由初时之深红,渐渐转为粉红,“君细认”三句由赏花引出人生感慨,更强化了惜春爱花之情。以“异时恨”作结,作者恨的不仅是时光的无情,更是朝廷的无能和自己的壮志难酬。

词人托物言志,借花抒怀,用典抒情,不仅写尽了对海棠花的珍爱和怜惜,也蕴含着对自己人生坎坷际遇的哀愁和怨恨。

(2)《贺新郎》感情充沛流畅,豪迈昂扬。

首句“缕”字,说明国家命脉,已经衰微不堪。接着发问: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当时,蒙古贵族屡屡攻宋,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但统治者不思进取,嫉贤妒能。接着,词人抒发任人唯贤的议论。“未必”二句,词人认为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试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下片词人联系到自己的遭遇。词人登楼远望,揽镜自照,一事无成,痛心国势日非,愁肠百转。最后词人疾呼:好汉们,不需再计较个人得失,不需发无聊之呻吟,赶快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吧!

这首词上片以韩世忠为例,提出在大敌当前时,应放宽尺度,重用人才;下片抚今追昔,指出国势垂危的情况下,不应幻想依靠天险,而应依靠能拯世扶倾的英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