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设计.pdf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课《古诗三首》

教材简析:

《古诗三首》的三首诗都是咏物诗,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

三位诗人借咏叹马、石灰、竹石,都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教学目标:

1.会写“络、锤”等4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4.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古诗,是凝固的旋律,是智慧的乐章。言有尽,意深远,寥寥几

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苍茫诗海,撷取

精华。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请看第一首《马诗》。(课件出示《马诗》),自己先来读一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听老师读。(课件播放视频)模仿视频中的朗诵,放声朗读,

尽量做到字正腔圆,节奏准确。

3.大家读古诗的时候,一定注意了“燕”这个字,它有两个不同

的音(出示课件)。根据注释,我们可以判断,应该读一声,燕

山。跟老师读一遍。你看,根据意思分辨读音,这的确是辨别读音的

一个好办法。

4.“络”是本课的生字,细心观察的同学会发现,它的右上角是

折文。伸出手指,跟老师书空:撇、横撇、捺,对,三笔写成,请大

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把它的字形牢牢的记在心里。

三、精读感悟,理解诗句

1.(出示诗文)《马诗》主要写了什么呢?请你借助注释,默读

课文,试着思考一下吧。

2.同学们,你思考出来了吗?我们先一起来看前两句,(大屏幕

出示前两句)。(出示注释燕山是指燕然山,在这里指边塞。在当时的

唐代,此处战事最多,灾祸不断。)

3.你一定也关注了这两个比喻的修辞手法,(出示:沙如雪月似

钩。月似钩,一弯新月,像金钩一样。沙如雪,月光给无边大漠洒上

了一层银灰,远望像一层雪。)

4.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这两个比喻的修辞手法,给我们描绘了富

有特色的边疆战场的景色。(出示前两句诗的意思)

5.你理解对了吗?带着理解,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6.通过朗读发现,这两句是典型的景物描写,展现的是边塞大漠

的风光,一望无边,悲凉肃杀,而在文中作者的眼里,美的无与伦比。

平沙如雪,新月如钩,宁静旷远。同一景物,怎么会有如此强烈反差?

我想:这与作者那种愿意金戈铁马,愿意驰骋沙场,愿意报效祖国,

甚至马革裹尸的博大情怀是分不开的。同学们,你能想象画面,试着

读出这种情怀吗?

7.老师仿佛听到了你入情入境的朗读!读得真好!请看后两句。

(出示后两句诗)络脑是马笼头,金络脑是用金子打造的马笼头,引

申为马儿受到了重用;走是跑的意思。还有一个动词你发现了吗?嗯,

对,还有“踏”字。会思考!你看,一“走”一“踏”,这两个动词

用得极为巧妙,展现了骏马的轻捷矫健。头戴金络脑,矫健如风,草

黄马儿肥,驰骋在清冷的深秋里,多么畅快,多么洒脱啊。你能读出

这种这种感受吗?试着读一读。

8.这匹骏马真的可以有这样酣畅淋漓的机会吗?你是怎么知道

的?真会读书,关注到了“何当”这个词。(大屏幕出示:“何当:何

时将要”)从这个词中,我们就可以读出,对,这匹骏马此时此刻还

不没能带上金子打造的马笼头,还没能驰骋沙场。这只是作者心中所

渴望的。

9.你看,结合着这几个重点字的解释,这两句诗的意思也就懂

了。(出示两句诗的意思)你理解对了吗?读出你的理解吧。

10.连绵的燕山,战火不断,一望无边的大漠,雄浑辽阔;骏马

身姿矫健,奔跑如风,却没有机会在刀光剑影中驰骋沙场。内心该是

多么渴望呀!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11.同学们,渴望驰骋沙场的仅仅是这匹骏马吗?让我们一起走

近本诗的作者--李贺。(课件出示李贺的资料补充)

12.万里平沙,骏马矫健,却无法在战场上驰骋杀敌,这不正是

李贺的人生写照吗?他怎能不感慨请大家朗读全诗。

四、感悟写法

同学们,《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呢?(课件出示)诗人

以马自喻,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及怀才不遇的愤慨。吐露出诗人渴

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心声。)像这种借一种事物表达志向的写法,

我们称之为“托物言志”。

五、写法过渡,导入《石灰吟》

文档评论(0)

175****54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