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语文复习专题】易错题02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选择题——论证概念不清(原卷版)
易错题02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选择题——论证概念不清
目录
01易错题简介
易错题型——论证分析选择题
易错原因-—对论证概念内涵与范畴理解不清.
02易错题例析
03易错题攻略
【攻略一】明确文本的“论证目的”与“论证主旨.
【攻略二】明确文本的“论证思路”与“论证结构”.
【攻略三】明确文本的“论证方法”与“论证技巧”.
04易错题练习
★易错题型——论证分析选择题
信息类文本的论证分析选择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类文本的论述主旨、论证目的、逻辑思路、论证结构、
论证方法的梳理和把握能力。在考题的具体选择项中,考生需要辨析论证目的、行文结构与思路、论证方
法的正误确认。
★易错原因—-
1。没有弄清楚文本的论证目的及论证主旨。
2.没有理清文本的行文思路,对常见的行文结构(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不够熟悉。
3.不能结合文本确认具体的论证方法与论证技巧(如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归谬
论证、假设论证等).
(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
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
1/10
第1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
【语文复习专题】易错题02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选择题——论证概念不清(原卷版)
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
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科,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
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
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
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
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
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一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
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张光直
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
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
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
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
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
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
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
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
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考
古发现与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
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尽管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
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
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并为此争论不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2信息类文本阅读之概括理解(讲义)(解析版).pdf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2信息类文本阅读之概括理解(讲义)(原卷版).pdf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3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综合探究(分层训练)(解析版).pdf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3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综合探究(分层训练)(原卷版).pdf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3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综合探究(讲义)(解析版).pdf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3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综合探究(讲义)(原卷版).pdf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形象分析(分层训练)(解析版).pdf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形象分析(分层训练)(原卷版).pdf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形象分析(讲义)(解析版).pdf
- 【语文复习专题】解密0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形象分析(讲义)(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