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一节医患关系及其基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06年12月底,深圳市山厦医院医生护士戴钢制头盔
上班,不仅值班医生在诊室内戴着钢盔给病人看病,连护士也不戴护士帽而用钢盔代替。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包括杂工和财务人员也戴上了钢盔。原来,医院因为与一死亡患者的家属发生纠纷,医生护士遭受一伙人围攻谩骂,为了安全,医院才出此下策。
百余人围堵医院致门诊瘫痪
2006年12月4日上午10时许,一家红会医院遭到四十余人
围堵,陷入瘫痪。这些人自称患者家属,怀疑医生处置不当导致患者不治,他们分布在门诊部各个角落,对前来就诊的病人进行拦阻。七八名女子并排堵在门诊楼的大门口,对前来就诊的患者齐声高喊“无良医院医死人”,“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另一些亲属在抢救室设置灵堂,他们将死者摆在病床上,在周围堆放祭品,随后跪拜在病床下方,点燃香火开始哭号。下午3时30分,包括特警和防暴警在内的共百余警力先后赶到现场,局面才好转,死者亲属情绪有所稳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患冲突中患者家属被打死
2006年5月31日,河南内乡县人民医院。在与院方
发生的冲突中,19岁的杜松林被打死。杜松林的姑父张建华因车祸受伤,在县人民医院不治身亡。家属怀疑医院耽误了治疗时机,向医院索要40万元赔偿费,而院方只答应先给3000元赔偿,其余的等张建华的法医鉴定出来后再说。杜松林等6人不愿意,带着花圈、水晶棺,
找院领导“说事”,并燃放鞭炮。结果医患双方发生了
混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生产或生活活动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建立的各种关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患关系概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患关系概念
n狭义的医患关系:
医生
护士
广义的医患关系:
病人的
群体
病人
■医学范畴的人际关系
■医患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
■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平等
■医患双方的人格是平等的
■医生是病人及其家庭的朋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患关系的本质
医患双方虽信息不对称;知识占有不对称;心理状态不对称,但是其本质具有:
(1)以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平等关系
(2)以人道主义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信赖关系
(3)以救死扶伤相关系、以医疗技术为保障的委托关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患关系的本质
矢患关系模式
关
系模式
医师权威型
病人自主型
医师及病人道德型
医生的作用
为病人做某事
受病人意见左右
帮助病人自助
病人的作用
接受
不能反对或
无作用)
合作者
(服从)
参加者
(利用专家的帮助)
临床应用
麻醉、严重外伤谵妄等病人
美容整形等
大多数慢性疾患
模式原型
父母一子女
顾客一儿童
成人一成人
三、医患关系的影响和决定因素
■医务人员方面
■病人方面
■医疗管理方面
■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志向。
■医务人员的人格特征、个人品质、交往能力。
■医务人员的服务模式、服务态度。
■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
■服务能力、医疗纠纷处理方式。
1.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精辟地提出:“大医精诚”,是为医者的要道。心无诚而失,人无信不立。
■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德
朱某64岁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和大汗淋漓,被急送社区服务站就诊。医生经检查疑为心肌梗死,劝其去上级医院住治疗。劝其无效,本人及家属执意输液后回家休息。不久,病情再发,当家人送其医院抢救时,终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家人以耽误治疗为由,把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告上
法院,医方很有把握拿出朱某及家人的签字,举证自己的医
疗行为并无过错,但法官认为患方的签字是对“患者坚决不同意入院,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患者承担“的认同,而医生没有告知患者不住院可能出现的种种后果,等于没有履行告
知义务,故判决社区卫生服务站败诉。
案例一:因履行告之不到位而担责
23岁的郑小姐因小事与男朋友吵架,一气之下吞下一瓶安眠药。男朋友发现后即打120。医护人员到现场后,检查
发现郑小姐的脉搏、呼吸和血压基本为“0”。医生又吩咐护士
为其吸氧,护士回答“氧气用完了”。医生又吩咐护士注射“纳洛酮”,护士说“走的急没带来”。经过医生徒手心肺复苏抢救,患者未见任何好转,其男朋友要求放弃抢救,医务人员撤离
现场。后来,死者家属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