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古发现,夏代早期的都城迁徙十分频繁,后期则相对稳定,其迁徙范围大抵在华山以东至豫东平原的横长地带,且与中原铜、锡矿的分布几乎完全吻合。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南部发现了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铸铜遗址。据此推知,夏代都城迁徙应主要基于()
A.早期社会局面的动荡 B.青铜冶铸发展的需要
C.农业耕作区域的扩大 D.都邑防御功能的衰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根据材料“且与中原铜、锡矿的分布几乎完全吻合。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南部发现了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铸铜遗址”结合所学可知,由于都城迁徙范围与铜、锡矿分布吻合,且有铸铜遗址发现,说明都城迁徙很可能是为了获取青铜冶铸所需的铜、锡矿资源,B项正确;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都城迁徙与铜、锡矿分布的关系,而非社会动荡,排除A项;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都城迁徙与中原铜、锡矿分布关系,并未提及农业耕作区域,排除C项;题干重点在于都城迁徙与矿产资源及青铜冶铸的关联,没有涉及都邑防御功能相关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2.在两汉资料汇编《西汉会要》和《东汉会要》中,列在“民政”标题下的内容共26项,其中涉及救助的就有置三老、尊高年、赐孝悌、力田钱帛、恤鳏寡孤独、恤流民、崇孝行等12项之多。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A.社会保障颇受政府重视 B.租税赋役来源稳定
C.慈善组织作用逐渐增大 D.地方治理效能提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题干中提到在两汉资料汇编《西汉会要》和《东汉会要》“民政”标题下,涉及救助的内容多达12项。这表明两汉时期政府在民政事务中有诸多关于救助方面的举措,体现了政府对社会保障相关事务的重视,A项正确;题干中主要围绕的是救助相关内容,并未提及租税赋役来源的稳定与否,与题干所给信息无关,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政府在救助方面的行为,并没有提到慈善组织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重点在于救助内容,没有涉及地方治理效能提升的相关表述,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列古代钱币组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形制与钱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最适于探究,中国古代()
A.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B.钱币文化的传承交融
C.商贸支付手段的沿革 D.农耕方式的扩展传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下列古代钱币组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形制与钱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最适于探究”结合所学可知,从秦半两钱到唐开元通宝再到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在形制上都传承了外圆内方的特点,同时少数民族货币又融入了本民族文化,体现了钱币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交融,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货币的形制与钱文,而非金属冶炼技术,排除A项;题干中重点在于货币的形制和钱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而不是商贸支付手段的变化,排除C项;货币是一种经济交易的媒介和文化符号,农耕方式的扩展传播主要涉及农业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传播和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4.与汉代“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相比,明清时期,粮食、棉花、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高产作物的引进与传播 B.工商业市镇经济的勃兴
C.商品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D.资本性借贷关系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粮食、棉花、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出现诸多商品粮基地,粮食、棉花、布匹等民生日用品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这意味着不同地区依据自身的优势,专门生产某些商品,形成了商品生产的区域化分工,使得这些商品能够在长途贩运中占据主要地位,C项正确;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粮食、棉花、布匹等民生日用品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以及商品粮基地的出现,并未提及高产作物的引进与传播相关内容,排除A项;工商业市镇经济的勃兴主要体现在市镇的繁荣、商业活动在市镇的集中等方面,题干重点突出的是商品生产的区域化以及长途贩运的商品种类,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含解析.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卷 含解析.doc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卷 含解析.doc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含解析.doc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 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