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VIP

2025年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A.五种

B.四种

C.三种

D.二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其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它们分别是黄色、绿色、白色、蓝色,一共四种。故本题选B。

2、()是全国抗日战争开始以来我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

A.忻口战役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忻口战役是指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中国军队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B项错误,淞沪会战是指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C项正确,平型关战役是指1937年9月25日,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它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D项错误,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故本题选C。

3、生物技术的四大工程是指()。

A.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

B.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能源再生工程

C.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能源再生工程、干细胞工程

D.基因工程、能源再生工程、染色体工程、酶工程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和工程原理等生产制品的综合性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四个领域。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业和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对环保、能源技术等都有很强的渗透力。故本题选A。

4、下列年龄称谓和具体指代的性别年龄正确的是()。

A.“始龀”指三四岁的孩童

B.“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C.“耳顺”指七十岁

D.“期颐之年”指九十岁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始龀”的意思是刚刚换乳牙,泛指七八岁的儿童。B项正确,“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称为束发。C项错误,“耳顺”出自《论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用“耳顺”代指60岁,而古稀则代指七十岁。D项错误,“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为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故本题选B。

5、“豆蔻”是指()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豆蔻是白豆蔻的别称或白豆蔻的果实和种子的俗称,可以入药,也比喻少女。出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所以豆蔻指的是十三四岁。B项错误,古代女子年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称为及笄。指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C项错误,古代没有对十八岁的特定称谓。D项错误,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表示成年,但还比较年少,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故本题选A。

6、每年的4月22日是()。

A.世界环境日

B.世界地球日

C.世界土地日

D.世界爱鸟日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B项正确,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C项错误,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

文档评论(0)

192****87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