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第2课
一、选择题
1.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一座塑像的落成致辞中提道:“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这座塑像是()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解析:从材料中“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这一信息即可判断这座塑像是亚历山大二世。
答案:D
2.某班同学在对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得到了许多地主的理解和支持
B.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可能多地维护了地主的利益
C.1861年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D.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
解析:废除农奴制度,给予农奴一定的人身自由,允许他们赎买一定的土地,这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大冲击,因此D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D
3.农奴制改革前,俄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种方案。安涅奇卡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写信表示,自己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愿看到农奴解放。安涅奇卡的这种态度实质上代表了()
A.商业发达地区地主的利益
B.农业发达地区农奴主的利益
C.草原地区农奴主们的利益
D.工业发达地区农奴主的利益
解析:当时在俄国主要的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安涅奇卡的态度实质上就代表了这部分人的利益。
答案:B
4.之所以称俄国“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它宣布()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B.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C.被解放的农奴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解员管理
D.国家直接控制的农奴也得到解放
解析:A、B、C、D四项都是解放法令的条文,但称其为“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答案:A
5.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
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
解析: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的基本含义。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表明农奴制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具体表现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答案:B
6.“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B.解放农奴,并可赎买土地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D.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
解析:为了缓解俄国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农奴与农奴主之间的矛盾,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故选B项。
答案:B
7.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这主要表现在()
①加剧了农村社会的分化②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③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④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项均是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近代化进程的表现。
答案:B
8.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大前提: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结论: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解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封建地主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这次改革具有欺骗性,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的俄国局势这样预测:“自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材料二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停滞不前”?俄国是怎样改变这一局面的?
(2)材料二中“转变”的实质是什么?俄国的“转变”有何局限?
解析:第(1)问是对改革背景和措施的考查。“停滞不前”,可从旧体制的存在和工业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组合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pptx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中必刷信息卷(二).docx
- Unit4SectionA1a-1c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课件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 第十单元课题2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专项集训四简单机械中的作图题.pptx
- Unit1StayHealthyLesson1What'sWrongDanny_课件冀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pptx
- 中考地理复习5气候聚落课件.pptx
- 第九章第一节《日本》课件-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