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作文“短板效应”与“扬长避短”写作指导及范文展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木桶理论,也称为短板效应。
(2)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成功之人,擅长“扬长避短”,如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篇多则材料作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由两则材料构成。第一则材料解释了“木桶理论”,其核心在于阐释“短板”对木桶盛水量的重要影响。“短板”可指我们生活中的技能缺陷、体能差异、思想局限等各方面存在不足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而“短板效应”则隐喻这些短处会制约我们的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强调“补短”的重要性。第二则材料肯定了“扬长避短”做法的有效性,并列举“田忌赛马”的故事佐证,强调“扬长”的智慧。??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扬长避短与取长补短”二元思辨型作文。当然第一则材料也可以逆向理解,打破“短板效应”,将木桶倾斜,做到“扬长避短”,但不可只取一方。
第二部分是写作指向。“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规定了文章的出发点,强调材料是“启示”的原点。学生可以由此及彼,由材料内蕴联系相关、相似或相对的现象,表达个人的感悟,思考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写一篇文章”,未规定文体,但个体的写作必须“明确文体”,符合特定文体的要求。
“你的感悟与思考”,强调“我”的存在。考生应从自己的积累、视角出发理解题意,表达“我”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写出“我”的个性思考和真情实感。
第三部分是具体“要求”。其中,“选准角度”是一个明确的提示,出题人没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可选取某一方面的启示构思作文,但最好能将两则材料相关联,不可完全抛开材料大谈一方。
由此,可知本则材料的重心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扬长避短”与“取长补短”的二元思辨关系,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生存智慧,探讨在个人发展与社会实践中如何平衡补短与扬长。然而,从思辨性的角度考虑,有同学提出“避短”也是一种知难而退的怯懦,只能是权宜之计,“扬长”则需有度,也是正确的。
【立意参考】
1.平衡发展,补齐短板。
2.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3.全面提升,兼顾长短(扬长补短,协同发展)
【主要问题】
一、概念辨析不清,核心定义模糊
1.偷换关键词:将“长板”“短板”不加阐释,直接替换为“优点”“缺点”
2.混同核心概念:将“扬长避短”简单等同于“取长补短”;混淆“短板效应”与“长板理论”的本质区别;未能区分“必要补短”与“战略弃短”的适用情境
3.定义边界不清:对“短板”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如仅理解为技能缺陷);对“长板”的界定过于宽泛(如将兴趣简单等同于优势)
4.逻辑关系混乱:认为补短就是消除所有短板;把扬长理解为无限放大单一优势;未能理解长短板的动态转化关系
二、观点偏颇,缺乏辩证思维
1.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或全盘否定短板效应,或完全忽略扬长价值
2.简单叠加观点:机械拼凑两则材料,缺乏有机整合
3.论证失衡:过度侧重某一方面,破坏说理的均衡性
三、论证空泛,缺乏实质内容
1.事例堆砌:罗列名人故事却无深入分析
2.理论空转:反复强调概念却不结合现实
3.逻辑断层:观点与论据之间缺乏必然联系
四、结构松散,缺乏严密框架
1.层次混乱:补短与扬长论证交叉混杂
2.过渡生硬:段落间缺乏逻辑衔接
3.结论突兀:未能自然收束前文论证
五、语言表达欠精准
1.概念混淆:将“扬长避短”等同于“取长补短”
2.比喻失当:对木桶理论、田忌赛马的解读出现偏差
3.表述绝对化:使用“必须”“绝对”等武断词汇
六、现实关照不足
1.脱离时代:未能结合当代社会特点
2.缺乏个性:人云亦云,缺少独到见解
3.应用缺失:未提出可操作的实践建议
【建议改进方向】
1.辨析概念,引入动态视角:
概念辨析:短板——制约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非所有不足)
长板——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非一般特长)
动态视角:
发展阶段论:初期重补短(基础教育),后期重扬长(专业发展)
转化可能性:某些短板可通过“长板转化”成为特色(如口吃者发展书面表达)
情境相对性:同一特质在不同场景可能互为长短(如谨慎性格在创新与风控中的差异)
2.建立辩证思维框架:可参考承认矛盾-分析关系-提出方案的结构
3.精选典型论据:每个分论点配1-2个深度分析的例证
4.强化现实指向:结合教育现状、职场需求等现实问题
5.注重语言锤炼:准确使用概念,善用过渡衔接
6.突出个人思考:在常规认知基础上提出创新见解
【范文引导】
短板为鉴明限度,长板作楫向高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