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咆哮了的土地》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张进德是一个没有家室的人。曾有过一个衰老的母亲,他是很爱她而且很孝顺她的。然而她不幸于他最后一次的回乡时死去了。自从母亲死了之后,这乡间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牵得住张进德的一颗心了——在这乡间他不但没有房屋,没有田地,以及其他什么财产,而且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了。他决定在城市中或在矿山上,永远地过着那种群众的工人的生活。那生活并不舒适,所受的压迫和痛苦,并不较农民的生活稍微减轻,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那生活较为有趣。
①他整登过了四年的矿工的生活,做工吃饭,这是穷人的本分,他从没曾想到自己本分以外的事。不料他回到矿山不久,工人们便闹起增加工资的风潮,而他在这一次的风潮中,莫名其妙地被推为罢工的委员。于是他的生活,接连着他的思想也就从此变动起来了,他遇见了不知来自何处的革命党人。他们的宣传使他变换了观看世界的眼睛……
在此以前,他以为这座矿山是给穷人们以生活的工具的,没有了这座矿山,便没有了几千个人的饭碗。现在他明白了,工人们从这座矿山所得到的很微末,而他们的血汗,尽为资本家所吸取去了,他们却并没有得到十分之一的代价。他很会思想,于是他思想到工人生活的困苦,矿山上一切情形的黑暗……②最后他思想道,这世界是不公平的,应有改造的必要,而他,张进德,应如他所认识的革命党人一样,努力做这种改造的工作。
他渐渐变成了矿工的领袖……公司方面对于他的仇恨,和着工人们对于他的拥护,同时增加起来。不久,在半月以前,他在矿山上宣传革命军快要到来了,而他们,矿工们,应当赶快起来改良自己的生活……公司方面听到了这种危险的消息,便沟通了当地驻防的军队,决意将他捉到,以至于处死。因此,他不得已又逃回到自己的乡间了。
乡间差不多还是半年前的乡间,可是张进德却完全不是半年前的张进德了。半年前的张进德所能告诉乡人的,不过是些矿山上的琐事,半年后的张进德却带回来了一些无形的炸药。无声的巨炮,震动了这乡间的僻静的生活。自从他回到乡间之后,一般青年的农民得到了一个指导者,因之,③他们的心已经不似先前平静,而他们的眼睛变得更为清明……
张进德住在他的表姐夫吴长兴的家里,他明白他这次的回乡,虽然是不得已的事,但是他想,他的任务在于“改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他都应当不要忘记了这个……
这乡间终究与他有密切的因缘,而且这一次的回乡,这乡间突然引起了张进德的趣味。在半年以前,当他离开它的时候,他决定不再留恋它了,因为在这里已经没有使他留恋的东西。④那时他只觉得它僻静,没有趣味,抵不得那城市或矿山的生活。但是现在呢?对于张进德,这乡间的面目改变了。矮小的茅屋,农民们的困苦的生活……以前他觉得很平常,因之,也就从没想过这些现象是不合理的,可是现在他却觉得了:这是不合理的现象,所以也就有“改造”的必要!……于是他决心将自己的思想向一般年轻的农民们宣传,而对于年老的农民们,他以为他们的脑筋太腐败了,不大容易新鲜起来。
他的宣传得到了效果。青年们都渐渐地蠕动起来了。每一个人的脑筋里都开始活跃着一种思想:“现在是时候了,我们应当干起来!……”
(节选自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
文本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耳闻目染,促发光慈在回国的岁月里,始终将“革命”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语汇。蒋光慈是第一个以革命视角为出发点来从事小说创作并获得较高成就的作家。《少年漂泊者》回答了时代青年的道路选择问题,《短裤党》创作于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发生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显示了作家为革命斗争自觉服务的责任感:《咆哮了的土地》是一部以革命现实主义的笔触,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研究早期农民运动的长篇小说,标志着作家的革命思想已经走向成熟。
蒋光慈不仅从文学创作和理论层面宣扬革命,而且还与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组建社团,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阵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拓荒者和开辟无产阶级文艺批评阵地的战斗者。1927年,左翼文艺运动蓬勃展开,蒋光慈与洪灵菲,钱杏邨等人成立革命团体太阳社,太阳社的文艺刊物《新流月报》后更名为拓荒者,成为中国“左联”的机关刊物。
(节选自侯敏、刘丽《“东亚革命的歌者”蒋光慈及其文学创作》)
《咆哮了的土地》是“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创作于1930年,当时正是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发展时期。作家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贴近现实,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以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出路问题:中国革命事实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必须走井冈山道路!这就在主题思想方面超越了此前的“乡土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节选自余学玉《咆哮了的土地》的文学史地位)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张进德的基本情况,看似无关紧要,但为下文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做了铺垫。
B.文中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短评、意图探究等新题型》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词句含义及语言艺术》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的叙事特征》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环境描写》专项训练.docx
- 2025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新高考各地名校模拟精选训练含答案解析1.docx
- 2025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新高考各地名校模拟精选训练含答案解析2.docx
- 2025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小说叙述手法》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小说词句含义及语言艺术》专项训练.docx
- 2025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小说的文本特征》专项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