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9-
其次框正确生疏中华传统文化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双基巩固学考突破
一、选择题
1.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肯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力量,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涵性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其他文化的特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表述错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②与材料无关,材料中文化自觉强调的是自知后自主适应,取长补短。③④符合题意。
2.我们要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之不断创新进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求同存异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乐观成分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渐渐融为一体
D.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于“和而不同”的理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和而不同”是指既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又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故选A项;B项指向兼收并蓄,排解;C项说法错误,不能说融为一体;D项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存在相容之处。
3.有文化学者认为,作为世界其次大经济体的中国,选择走和平进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这是由于()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取一切外来文化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宠爱和平的民族禀性③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④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表述错误。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②④正确。
4.千百年来,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进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人们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
①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②增加全民族文化的制造活力③增加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④夯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加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①③符合题意;认为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增加全民族文化的制造活力,夸大了恳亲会的作用,排解②;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④不选。故答案选B项。
5.近几年,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元素节目广受好评。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的融合,掀起了全社会学习中华古诗词和中国历史的热潮。这说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供应了丰富的精神食粮②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够激发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③只有与现代传媒相结合,传统文化才能继承、进展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的融合,掀起了全社会学习中华古诗词和中国历史的热潮,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①②当选。③表述错误;④与题干无关。
6.国家典籍博物馆间续推出面对中小学生的雕版印刷、古籍装订、剪纸等互动体验公益课程,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华典籍穿越历史的恒久魅力。举办这一活动能()
①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②增加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增加青少年抵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这一活动旨在让中小学生体会中华文化,举办这一活动能增加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说法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二、非选择题
7.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敬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沟通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与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众多,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学问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学问视野。之后,中外文明沟通互鉴更是频繁开放,这其中有冲突、冲突、怀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理解、融合、创新。
(1)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学问,说明中华文化的进展过程及当代价值。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4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试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第2节科学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后习题含解析鲁科版必修3.docx
- 2024-2025高中英语Module1LifeintheFutureSectionⅡGrammar课时作业含解析外研版必修4.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资源单元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1教学教案人民版选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3.2.3.2互斥事件习题课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doc
- 久其VA基建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docx
- 2024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套卷(甲卷).docx
-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料馆西北分馆2008上半年新增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docx
- 吉林省通化市特种设备作业烟花爆竹从业人员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个人求职简历自我鉴定范文.docx
- 中国历史人文语文章节答案超星慕课.docx
- 2025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体育馆支行招考笔试模拟试卷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营业部招考笔试模拟试卷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坦洲支行招考笔试模拟试卷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高考考试时事政治试卷带解析及答案参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