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木叶”是什么呢?“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必须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诗人们把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叶”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的,“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因此在古典诗歌中也就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其实,“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
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并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如杜甫的“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用的却是“树影”而非“木影”。
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树叶”,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材料三:
依照林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我看是不妥当的。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宇,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有关。
(摘编自陈友琴《温故集》)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将“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准确而鲜明,此后的诗人们受到了启发,都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联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二中、怀远三中、五河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阜南县教师进修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八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国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苏省南京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苏省南京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苏省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苏省徐州市运河中学(创新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拌合站建设方案(完整版).pdf
- 尿的生成与重吸收.ppt VIP
- 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研讨发言材料+在中心组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研讨发言交流材料.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5-6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全套PPT课件.pptx VIP
- 德阳天府旌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次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小学校迎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 .pdf VIP
- 2025年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标准卷.docx VIP
- 《历届全国大学生化学竞赛试题集(笔试部分)》.pdf
- 大单元教学3.12《善用自然资源》课时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pptx
- TD/T1009-2007《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