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股骨颈骨折
汇报人:XX
查房目标
1、了解股骨颈骨折定义、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2、了解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适应症。
3、掌握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并发症。
4、掌握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股骨颈骨折的定义
股骨颈骨折是指以髋部疼痛,腹股沟中线附近有
压痛和纵轴叩击痛为主要表现的股骨头下至股骨
颈基底部骨折。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
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
断裂。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
高于男性。
病因
造成老年人发生骨折有2个基本因素:
一、内因骨强度下降,多由于骨质疏松;双量子密度仪证实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
甚至消失,最后压力骨小梁数目也减少,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
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
二、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应力较大
(体重2~6倍),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就能导致骨折。而青壮年股骨颈骨
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所致。另外股骨头的血运情况也是造成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之
一。
临床表现
1.髋部疼痛伤后即有髋部疼痛,活动伤肢或叩
击患肢足跟及大粗隆部时,均能引起髋部疼痛加
剧,腹股沟中点的下方有明显的压痛。
2.畸形伤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同时由于骨折远端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伤肢
变短。
临床表现
1.髋部疼痛伤后即有髋部疼痛,活动伤肢或叩
击患肢足跟及大粗隆部时,均能引起髋部疼痛
加剧,腹股沟中点的下方有明显的压痛。
2.畸形伤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同时由于骨折远端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伤
肢变短。
临床表现
股骨颈囊内与囊外骨折的鉴别囊内骨折其
髋部无肿胀,只有腹股沟内侧有肿胀。下肢外
旋畸形因受关节囊阻拦,不超过70度。囊外骨
折其髋部明显肿胀,局部有出血性瘀斑,因远
折断端不受关节囊阻挡,下肢外旋畸形可达90
度.
临床表现
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型方法很多,如按骨折发
生的部位可分为:
头下型骨折、经颈型骨折及基底型骨折。前两
型骨折均发生在囊内,故称为囊内骨折;基底
型骨折发生在关节囊外,故又称为囊外骨折。
治疗方法
1.牵引复位:适用于经济能力差、身体状况不好、
年龄特别大、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
的患者。由于牵引时间长,病人长期卧床,容
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给护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死亡率高。此法一般不提倡。
治疗方法
2.牵引复位多针内固定:适用于65岁以下的股骨颈骨折,虽然有20%—40%的股骨头坏死发生
率,但仍有机会再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此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是治疗低龄股骨颈骨折最好的方
法之一。对不愿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也可选择此方法,对骨折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有一
定的帮助。
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如有多种并发症,生活活动能力较差,
预期生存期在5年—7年以内,选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因手术简单、安全,又能满足生存期生
活质量的要求。
治疗方法
4.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年龄在65岁—
75岁之间,健康状况良好,预计生存期10年
以上的患者。
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广泛用来治疗老年股
骨颈骨折,术后效果好,能够早期下床活动,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易
被患者接受。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适应症
适用于青壮年、或者因身体情况不适合髋关节
置换或者不愿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对于大
多数无手术禁忌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能够达
到骨折处的早期固定,并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但远期仍有骨折不愈合、
继发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
病史介绍
黄XX女63岁
主诉:右髋疼痛,活动受限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1周前不慎摔倒,其右髋部受伤,伤后即感右髋部疼痛剧烈,不能活动,经卧床
休息无好转,今日感疼痛加剧,到我院就诊,摄X光片及CT检查提示,“右股骨颈骨折”于
20XX年X月20日收住我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有慢性传染病史,幼儿时患“小儿麻痹症”,双下肢行走困难,十年前
双下肢丧失行走能力,瘫痪在床.否认有手术、输血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情况
T36.4℃,P82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神清,痛苦面容,抬入病房,双下肢肌肉萎
缩,足下垂,肌力Ⅰ-Ⅲ级,右髋部无明显红肿,大转子处叩击痛(+),右下肢滚动试验(+),
右下肢纵轴叩击痛(+),中医辨病分析:患者系外伤、外伤必伤及气血,致气血运行受阻,经
络不通,不通则痛,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故局部不能活动,舌红、苔薄白、脉弦均为气滞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