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科常见急症处理.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OURLOGO

EmergencyTreatment

儿科常见急症处理

学/校/医/院/社/区儿/科/急/救/培/训

是典型的第1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抗原物质(如血制品、药物、异性蛋白、动植物)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

由IgE所介导,激发引起广泛的I型变态反应。

过敏性休克症状与抢救

Symptomsandrescueofanaphylacticshock

03/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

Emergencytreatmentofchildrenwithfebrileconvulsion

0o00

0000

02/输液反应的症状及抢救

Symptomsandrescueoftransfusionreaction

目录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ontents

过敏性休克

症状与抢救

是典型的第1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抗原物质(如血制品、药物、异性蛋白、动植物)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由IgE所介导,激发引起广泛的I型变态反应。

YOURLOGO

是典型的第I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抗原物质(如血制品、药物、异性蛋白、动植

物)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由lgE所介导,激发引起广泛的I型变态反应。发生在已致敏的患者再次暴露于同一异种抗原或半抗原时,通过免疫机制,使组织释放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导致全身性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迅速内渗到组织间隙,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引起休克,累及多种器官,常可危及生命。

8888

发病机理三

起病突然,约半数患者在接受抗原(某些药品或食

物、蜂类叮咬等)5分钟内即出现症状,半小时后

发生者占10%。最常见受累组织是皮肤、呼吸、

心血管系统,其次是胃肠道和泌尿系统。

症状:胸闷、喉头堵塞及呼吸困难且不断加重,并出现晕厥感,面色苍白或发绀,烦躁不安,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后期可出现意识不清、昏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此外尚可出现皮疹、瘙痒、腹痛、呕吐、

腹泻等。

临床表现三

8888

抢救程序三

脱离过敏原,结扎注射部位近端肢体或对发生

过敏的注射部位采用封闭治疗(0.00596肾上

腺素2~5ml封闭注射)。

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2—

0.5ml,此剂量可每15—20分钟重复注射,

肾上腺素亦可静注,剂量是1—2ml。

地塞米松5~10mg静注,

继之以氢化可的松

200—400mg静滴。

苯海拉明或异丙嗪

50mg肌注。

8888

抢救程序

·氨茶碱静滴,剂量5mg/kg。

·抗休克治疗:吸氧、快速输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等。

·注意头高脚底位,维持呼吸道通畅。

以上几点是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基本步骤,在抢救中

应强调两点:

·一是迅速识别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二是要积极治疗,特别是抗休克治疗和维护呼吸道通畅。

8888

输液反应

的症状及抢救

是典型的第1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抗原物质(如血制品、药物、异性蛋白、动植物)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由IgE所介导,激发引起广泛的I型变态反应。

PART.02

YOURLOGO

·发热反应(最多见,占90%以上);

·心力衰竭、肺水肿;

·静脉炎;

·空气栓塞。

输液反应的主要常见症状:

8888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

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防治

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发热反应

02

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弥陀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