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主观题集训世界现代史.doc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观题集训06世界现代史

1.(2024·海南·统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939年9月至1941年6月,苏联向德国提供了大量工矿原料和战略物资,以换取德国武器、机械和工业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本国战略物资经过苏联流向德国,也为了减少苏联对德供应,美国政府加强了对苏联的经济管制,限制对苏联战略物资和重要工业技术的出口。然而,随着法国败降、德意日三国轴心成立、德国进攻苏联在即等一系列变化,美国主动开启了韦尔斯乌曼斯基会谈,对苏经济管制也开始放松。但是,美国政府也不愿意彻底结束管制。这一时期跌宕起伏的美苏经贸关系正是欧亚局势演变下美苏政治关系的真实写照,它既反映了美苏两大国从对立走向同盟的必然趋势,也展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过程中的阻力和困难。

——摘编自张愿《二战初期美国对苏联的经济管制(1939.9—1941.6)》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初期美国对苏经济贸易的变化及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美国对苏经济贸易的因素。

2.(2024·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人们往往把1890—1918年的德国称为“威廉时代”,因为这个时代贯彻一种“威廉主义”的方针政策。威廉二世执掌国政后不久便开始执行一条“新路线”,即“世界政策”。“世界政策”的主要点就是殖民主义和海军主义政策。威廉二世得意地解释他的“世界政策”就是向海外扩展殖民地,掌握制海权,争霸世界:“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即制海权)掌握在我们手中”。德国从“大陆政策”转变为“世界政策”的背景,是由于德国工业的起飞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帝国主义向外扩张的矛头主要指向北非、亚洲(中国)、巴尔干和土耳其。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皇威廉二世积极推行“世界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推行“世界政策”的影响。

3.(2024·北京房山·统考二模)社会主义运动

材料一??1857年,伴随着新的经济危机到来,又催生了新的工人运动,1859年,英国伦敦建筑工人罢工,随后,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的工人相继罢工,争取工人权利,开展革命活动。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马克思参与并领导了“第一国际”。马克思指出:“工人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

材料二??恩格斯在致奥?伯尼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材料三??在资本主义时代,革命运动的中心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指出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随着自发的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结合的程度日渐提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就是这一过程的自然结果。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其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1917年3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八个月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俄国劳动者及其领导,向全世界无产阶级作出了应该如何推翻资产阶级和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范例,并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50﹣70年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2)阅读材料二、三,围绕“理论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运用20世纪初期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4.(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年8月13日)

材料二??1945年8月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