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积累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如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等。

熟练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如祸起萧墙分崩离析等,并能准确运用。

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文语感。

能够准确翻译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论辩逻辑。

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说理,提高论辩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文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孔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真挚的仁爱精神,培养积极入世、关心社会的情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和句式,准确翻译课文。

分析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理由,把握孔子的政治主张。

学习孔子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技巧。

2.教学难点

领会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仁礼思想以及其现实意义。

深入理解孔子的论辩艺术,体会其言辞的犀利和逻辑的严密。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理解文意,体会情感。

2.讲授法:系统讲解文中的文言知识,帮助学生疏通文意,分析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历史背景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人物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展示一段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的视频片段,画面中诸侯割据,战乱频繁。

提问: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等)

2.在这样的乱世中,各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资源,不断发动战争。其中,鲁国的季氏家族也参与到了一系列的纷争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季氏相关的文章《季氏将伐颛臾》,看看在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思想交锋。

(二)背景介绍(3分钟)

1.鲁国当时的政治形势:鲁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但政权逐渐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掌控,史称三桓。其中,季孙氏的势力最为强大,他们专权跋扈,无视鲁国国君的权威,甚至企图吞并其他小国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2.颛臾的情况: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位于鲁国境内,是鲁国的社稷之臣,对鲁国的祭祀等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季氏将伐颛臾,是一场非正义的兼并战争,违背了当时的礼义准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重点强调以下字音:颛臾(zhuānyú)、社稷(jì)、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中(dú)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纠正读音和断句错误。

4.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畅,读出气势。

(四)疏通文意(20分钟)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翻译每一句话,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

3.教师集中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

实词

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见,拜见。

是社稷之臣也:是,这。社稷,国家。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陈列,施展。就,担任。列,职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舍,舍弃,回避。辞,托辞,借口。

虚词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乎,相当于于,比。

则将焉用彼相矣:焉,何,为什么。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是谁之过与: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呢。

特殊句式

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无乃过尔与。

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何以伐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伐为,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毁。

4.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确保学生准确理解文意。

(五)文本分析(20分钟)

1.分析文章结构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层次,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向孔子报告。

第二部分(第23段):孔子针对季氏将伐颛臾的行为进行批驳,阐述了反对的理由。

第三部分(第4段):孔子提出

文档评论(0)

专注细节文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