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结构类型:[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4.建筑面积:[具体面积]
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部位:[详细部位,如基础筏板、地下室顶板等]
6.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强度等级]
7.混凝土浇筑方量:[预估方量]
二、编制依据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三、测温目的
1.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分布,了解混凝土在水化热过程中的温度发展规律。
2.通过温度监测数据,判断混凝土是否出现温度裂缝,以便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3.为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温控措施提供依据,积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监测经验。
四、测温点布置
1.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平面尺寸和形状,将测温点均匀布置在混凝土浇筑区域内。
对于矩形平面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可按行列式或梅花式布置。
在混凝土浇筑区域的边缘、阴阳角、预留洞口、后浇带等部位应适当加密测温点。
2.竖向布置原则
测温点应分层布置,每层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m。
对于厚度较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应在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处设置测温点,一般可在混凝土底部、中部和表面各设置一层测温点。
3.具体布置方式
在基础筏板上,测温点采用预埋测温管的方式布置。测温管采用直径为25mm的薄壁钢管,长度根据混凝土厚度确定,底部应封闭,顶部应高出混凝土表面100mm以上。
测温管在平面上的间距为5m×5m,在筏板边缘、阴阳角、预留洞口等部位适当加密,间距为2.5m。
竖向每层设置3个测温点,分别位于混凝土底部、中部和表面,测温点距混凝土表面、底面及各层间的距离均为500mm。
在地下室顶板大体积混凝土中,测温点布置方式与筏板类似,但由于顶板厚度相对较薄,竖向测温点间距可适当调整为1m。
五、测温仪器及传感器
1.测温仪器选择
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能够实时显示温度数据并具备数据存储功能的电子测温仪。本工程选用[品牌及型号]电子测温仪,其测温范围为20℃~120℃,精度为±0.5℃。
2.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采用热电偶温度计,具有良好的热响应特性和线性度。传感器探头应能准确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测温仪。传感器应具有防水、防潮、防腐蚀等性能,以适应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潮湿的环境。
3.仪器校验
在正式使用前,对测温仪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校验,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校验方法可采用与标准温度计进行对比测量,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测温频率
1.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3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
2.第4天至第7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
3.第8天至第14天,每8小时测温一次。
4.14天以后,每天测温一次,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差稳定在25℃以内。
七、测温人员及职责
1.测温人员配备
安排专人负责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每个测温点应配备一名测温人员。本工程共安排[X]名测温人员,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
2.测温人员职责
严格按照测温频率和要求进行温度测量,按时记录温度数据,不得漏测或错测。
妥善保管测温仪器和传感器,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如发现温度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认真填写测温记录表格,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测温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
八、测温记录与数据分析
1.测温记录表格
设计专门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格,表格内容应包括测温日期、时间、测温点编号、混凝土内部温度、环境温度、温差等信息。测温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认真填写测温记录表格,不得随意涂改。
2.数据分析方法
绘制温度变化曲线:根据测温记录数据,绘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直观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发展趋势。
计算温差:计算混凝土内部各测温点之间的温差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分析温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分析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对温度数据的分析,总结混凝土在水化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判断混凝土是否存在温度裂缝的潜在风险。
3.异常情况处理
当混凝土内部温差超过25℃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通水冷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