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

【提要】高血压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规范诊治

与血压达标对于降低远期并发症、延长寿命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期

发表的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干预研究为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

循证依据。因此,在充分总结国内外重要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

现制定本管理指南。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目标;危险因素;药物治疗

一、我国糖尿病及高血压流行现状

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持续上升,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不

足1%升至2018年的12.4%,但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

率”)仅为36.7%、32.9%和50.1%,整体处于较低水平[1]。此外,

我国30~79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2.567亿,总体年龄标准化患病

率为27.5%[2]。2018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

别为41.0%、34.9%和11.0%[3]。

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高达

66.3%,远高于正常人群中的21.9%[4]。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控制

率仅为4.7%,远低于血糖正常人群的19.6%。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3

5%~75%的心血管风险可归因于高血压,合理控制血压可改善其心血管结局

[5-6]。因此,规范诊治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并达标,对降低远期并发症、延

长寿命及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预防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涉及遗传、年龄、体重、性别及不良生活

方式等,具体如下。

1.高钠、低钾、高脂膳食:钠摄入与血压呈正相关,中国成年人约1/3为

钠敏感者[7-8]。此外,盐与血压国际性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ofSaltandBloodPressure,INTE

RSALT)证明,钾的摄入也是影响不同人群血压的重要因素,钠/钾摄入比增

加会升高血压[9]。高脂饮食,尤其是高饱和脂肪饮食,可增加高血压风险[1

0]。建议适量减少钠盐摄入,推荐使用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替代饱和脂肪

酸(如动物油、棕榈油等),避免摄入反式脂肪(如氢化植物油等)。研究显示,江

南饮食在减重、血糖与血压控制方面与地中海饮食效果相似[11]。

2.超重和肥胖:体重与高血压患病率显著相关,体重指数每增加5kg/m,

高血压风险增加49%,而我国腹型肥胖患病率高达29.1%[12-13]。患

者需制定个性化的能量平衡饮食计划,实现或保持理想体重。同时,运动对于控

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血压均有积极作用,建议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

动为主,辅以抗阻运动、平衡训练、呼吸训练以及柔韧性和拉伸训练。老年人应

避免剧烈运动[14]。

3.增龄: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

超55%,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和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加[3]。

4.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等疾病风险相关,二

手烟同样增加心血管风险[15-16]。不吸烟或戒烟12个月可显著降低糖尿

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

5.过量饮酒:长期饮酒或偶尔大量饮酒均增加高血压风险,男性和女性饮酒

者高血压风险分别是不饮酒者的1.24倍和1.41倍[17]。饮酒频率增加,

高血压风险也升高[18]。建议患者限制酒精摄入,尽可能戒酒,男性每日酒精

摄入量25g,女性15g,每周不超过2次[18]。

6.心理压力:高血压患者更易伴发精神心理问题,焦虑障碍患者高血压风险

是正常人的1.37~1.40倍[19]。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也显示,应激与高

血压显著相关[20]。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较正常人更高,负

面情绪可能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也可能加剧高血压症状

[21]。心理健康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识别和缓解患者的抑郁和

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控制病情。

7.睡眠不足: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率呈“U”形关系,高血压患病风险在

睡眠6~7h左右最低[22]。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异

常,引起血压升高,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建议避免熬夜,培养规律作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飞飞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