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docVIP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离乡背井,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跑权门,进谒州郡,恳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要产生沉重的乡愁。外有游子,内有思妇。因此,《古诗十九首》中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苦痛。《涉江采芙蓉》就是这类诗作的代表。

1.根据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

本诗采纳二三节拍断句,但在朗读时可适当延长第三个字的发音时间。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eq\o(草,\s\do10(△))。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eq\o(道,\s\do10(△))。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eq\o(浩,\s\do10(△))。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eq\o(老,\s\do10(△))。

2.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的主子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悲伤陪伴自己终老。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

【古文今译】

渡江之时采莲花,兰草泽中多芳香。

采来莲花要送谁?心上人儿在远方。

回过头来望家乡,长路漫漫长又长。

同心相隔在两地,苍老到死也悲伤。

1.如何理解“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所思之人在家乡,长路漫漫,这份深情却无法寄达。“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令人好像看到主子公孤寂、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家乡的方向张望。“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一种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2.“芙蓉”在《涉江采芙蓉》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美妙、快乐的意境。花草娇嫩漂亮,同时又给人蒸蒸而上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予了对亲朋的美妙祝福。

3.朗读这首诗,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句子,并分析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思在远道”——刻骨铭心的思念。“悲伤以终老”——苦痛与惆怅的黯然心情。

4.如何理解《涉江采芙蓉》“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的语言特色指的是用语浅显明白、朴实自然、凝练含蓄。《涉江采芙蓉》的语言体现了这种特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①语言自然质朴。《涉江采芙蓉》如出水芙蓉,是美丽的抒情之作,用语不粉饰、不堆砌、浅显明白,具有自然质朴之美。诗中很多地方是直白的口语,如“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等。这些日常生活的口语不仅没有丝毫的粗俗,反而增加了情趣和韵味。②语言凝练含蓄。诗歌通过化用前代典籍中的典故把丰富的内涵纳入最简约的语言里,不仅丰富了诗歌语言容量,更使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如本诗与《楚辞》紧密相连,“兰”“芳草”为《楚辞》诗句常常运用的意象。前四句是从《楚辞·九歌·山鬼》中的“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一句衍化而来的。“同心而离居”从《楚辞·离骚》中的“何离心之可同兮”一句改变而成。这些成语、典故的奇妙化用,示意了其未申明的含义,极大地丰富了诗的语言容量和情感内涵,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表现了一种含蓄美。

1.《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子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2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