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当“重男轻女”遇上“单独一...角下独生女家庭养育模式研究_.pdf

当“重男轻女”遇上“单独一...角下独生女家庭养育模式研究_.pdf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自古以来,中国人围绕着传宗接代构建生活意义,父系继嗣制度使得中国人

的生育意愿及行为存在“重男轻女”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单独一孩”

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女家庭应运而生。在中国传宗接代的传统社会观念下,女

儿并不具备传宗接代的功能,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独生女家庭传宗

接代的理想。虽然独生女父母们可以把独生女也视为自己的继承人,但这种认知需

要他们痛苦地完成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超越,如果生的是儿子就无须如此。

因此,本文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1)具有“重男轻女”观念的父母在独生

女养育过程中有怎样的行为表现(2)这样表现的原因是什么(3)独生女父母所

采取的养育模式与过去相比有何变化?

本研究采取深度访谈的方法搜集了13个独生女家庭的案例,主要包含父母的

原生家庭及父母对女儿的教育、就业、婚姻、未来赡养问题等持有的养育观念和

实践及相关人口学背景信息。此外本研究还搜集了来自网络论坛、社区互动平台

80个独生女家庭的养育观念及实践案例作为现象经验材料的补充。

通过访谈和调查我们发现,独生女家庭存在两种不同的养育模式。在部分独

生女家庭中,“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表现为父母将女儿养育看作是“为他

人养儿媳”,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女儿的教育投资和工作期待不高,但对女儿

的婚姻具有较高的期待。并且父母致力于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好嫁”的女性。而

在另一部分独生女家庭中,随着社会及家庭的变迁,“重男轻女”观念逐渐被新陈

代谢。父母对于女儿的教育和工作具有更高投入和期待。在现代化背景下,“重男

轻女”的观念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但“为他人养育

儿媳”的伦理逻辑的文化、制度土壤依然存在。围绕着传宗接代构建的话语依然

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地位。在当前社会性别制度环境下,女儿在教育和就业方面获

得了家庭投入的前所未有的资源和机会,但由于女性在社会上仍然受到性别分工

和生育的限制,加上在婚姻方面,女性受益于“上嫁”的性别潜规则,但同时又

受到相应的“男高女低”的限制。因而父母对女儿的养育也呈现出一种传统和现

代观念的博弈的特点。

关键词:重男轻女;独生女家庭;养育模式;社会性别

i

Abstract

Sinceancienttimes,Chinesepeoplehavebuiltthemeaningoflifearoundpassing

onthefamilyline,andthepaternalsuccessionsystemhasmadeChinesepeoplesfertility

intentionandbehaviorsonpreferencephenomenon.Inthe1970s,Chinaimplemented

theone-childfamilyplanningpolicy,andfamilieswithonlychildrencameintobeing.

UnderthetraditionalsocialconceptofinheritingthefamilylineinChina,daughtersdo

nothavethefunctionofinheritingthefamilyline,andthefamilyplanningpolicyhas

brokentheidealofinheritingthefamilylineinfamilieswithonlyonechildtoacertain

extent.Althoughparentsofonlychildrencanforcethemselvestoconsidertheironly

childtheirheir,thisrecognitionrequiresthemtopainfullytranscendtraditionalideology,

whichisnotnecessaryifthechildisason.

Therefore,thispaperraisestworesearchq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拥有快乐的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