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幼儿教师口语 教案 项目四 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docx

幼儿教师口语 教案 项目四 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四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

共4课时

课程

任务1发声方法训练

教学内容

1.发音系统

2.常见的呼吸方式

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发音系统的组成。

2.掌握用气发声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

掌握用气发声的训练方法,正确发声。

素养目标

1.培养科学的发声习惯,欣赏改善后的语音语调,讲好普通话。

2.能够正确表达自我,勇于表达自我,积极主动交流。

教学重点

人类发音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

用气发声的基本知识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

教学准备

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

【任务准备】

短文朗读训练

朗读下文并录音。注意:用炽热的感情歌颂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讲授新知】

1.发音系统

人类发音系统是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组成。人们运用呼出的气息作为发声动力,使喉部声带振动发声,并运用声道的共鸣美化、调整发音。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是发声的动力器官,包括肺、气管和支气管。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气管到达喉头,通过声带、咽腔、口腔、鼻腔产生声音。

(2)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是发声的主要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带状薄膜。从肺中出来的气流通过声带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带的松紧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共鸣器官

共鸣器官是调音器官,包括口腔、鼻腔和咽腔。

2.常见的呼吸方式

(1)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主要通过提起胸部肋骨吸进气息,吸进的气流充塞于上胸部。

(2)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主要通过降低膈(旧称横膈膜)来吸进气流。这种呼吸方式吸气量少,气流也较弱,声音通常缺乏力量及持久性。

(3)胸腹式联合呼吸。

胸腹式联合呼吸通过胸部两肋和膈共同运动实现发声,这种发声方式使得胸腔和腹腔的容积扩大,吸气量增大,呼出的气流强而有力,声音铿锵有力、圆润清晰。

【任务实施】

步骤一用气发声训练

1.吸气训练

(1)呼吸练习: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两臂放松、自然下垂,微微收腹。吸气时说“丝”,呼气时说“呼”,如此反复十次。

(2)闻花香练习:站立或端坐,两肩自然下垂,收腹挺胸。想象面前有一盆鲜花,深吸一口气,让花香沁入心脾,两肋渐渐张开,肺部吸气八成满,保持3秒钟,再缓缓将气呼出。如此反复十次。

2.呼气训练

(1)气息练习:自然站立,深深吸进一口气,然后控制气息,均匀地呼出,发出“丝”的声音,呼气时间达到25~30秒为合格。

(2)吹灰练习:想象你面前有一本书,上面布满灰尘,请你吹掉书上的灰尘。要求:气息要均匀而缓慢地呼出。

(3)叹气练习:深吸一口气,然后发出“唉”的叹气声,慢慢松掉吸进的气,气息要缓慢而均匀。

3.呼吸综合训练

(1)数数练习:吸足一口气,从1开始数,每个数字都必须说得清晰响亮,看谁数得最多。

(2)喊人练习:请你的同桌站在距离你20米、60米、120米远的地方,然后呼喊他的名字,让他听见。

(3)绕口令练习,要求一口气说完。

步骤二任务成果检验

1.读读练练

请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再次朗读“任务准备”中的短文并录音,与课前的朗读录音进行对比。

2.分组活动

(1)喊人练习。

(2)朗读下面的快板儿书,注意发声方法。

【任务评价】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发音系统和常见呼吸方式。

通过任务训练让学生掌握用气发声。

项目四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

共4课时

课程

任务2共鸣控制训练

教学内容

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的训练方法

知识目标

了解共鸣腔体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

1.正确掌握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的训练方法。

2.能够正确利用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有技巧生动且富有表现力地朗读。

素养目标

1.培养科学的共鸣习惯,欣赏改善后的语音语调,讲好普通话。

2.能够正确表述自我,勇于表述自我,积极主动交流。

教学重点

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的训练方法

教学难点

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的训练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

教学准备

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

【任务准备】

诗歌朗读训练

朗读《沁园春·长沙》,并录音。注意:朗读出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讲授新知】

声带能产生的音量很小,只占说话时总音量的5%左右,其他95%的音量,需要通过共鸣来放大。人体发声的共鸣是指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声音,经过共鸣器官扩大后,变得清晰响亮、圆润动听。

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鼻腔等。胸腔共鸣能使声音响亮、厚重;口腔共鸣能使声音沉稳、圆润;鼻腔共鸣能使声音明丽、高亢。对教师而言,采取“口腔为主,三腔共鸣”的发声方式能够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圆润、洪亮、自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