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0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学弈》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4课
《学弈》。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有《文言文二则》、
《表里的生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篇精读课文和《他
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篇略读课文教学。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好奇、爱
思考等科学精神;同时,本单元学生要接触的语文阅读训练要素是“体
会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在感受主题和掌握要素的帮助下
来实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本课是第五单元的一
篇精读课文,承载着实现上述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目标的任务。为了
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
法、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学弈》这篇文章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题目为后人所
加。通过弈秋教学生下围棋的事,阐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
心二意的道理。
(二)教学目的
1.会写“援、射、俱”等生字,理解“善、之”等文言字词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能从故事中感悟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阐
明的观点。
2.难点:理解文言文。
二、说学情。
由于教材在主题思想上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深刻性的特点,所以教
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培养其大胆质疑的精神。同时,通过对
文言文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
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加强人文教
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和准备。
三、说教学方法和准备。
1.教法:启发式和自主学习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阅读体验法
3.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资料。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破题,介绍有关资料,自读课文。
1.释题。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流利,读出正确的停顿。
(2)记住生字。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意。
(4)读懂课文大意,可与同桌交流。
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自读要求自读课文。
3.组织学生汇报自读情况。
(1)指导停顿。
(2)课件出示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
(3)你们读懂这篇课文了吗?谁来说一说课文大意?
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课文大意:两个人向弈秋学习下围棋,由于
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就截然不同。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疏通每句话的意思,教师作必
要指导。
1.指导语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弈秋”是指姓弈名秋的人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指多名学生翻译这句话,教师作必要指导。
翻译:弈秋,是全国下围棋下得最好的人。
明确:“秋”是人名,此人因善于下棋而被称为“弈秋”。
(3)指导“……者也”的句式:在文言文……来……的……的事”等意
思。
学生对照“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大致了解这一文言句式。
2.指导语句:“使弈秋海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指名朗读语句。
(2)指多名学生翻译此句,教师进行必要指导。
意思: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听得很专心,只要是弈秋说
的,他都听;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弈秋讲,一心却认为有天鹅将要飞过
来,想象着拉开弓用箭射天鹅。
(3)辨析“缴”的读音:“缴在现代汉语中读什么?在课文中怎么读?
是什么意思?
“缴”(jiao)在课文中读zhuo;古人射鸟时,为防止射出去的箭被
飞鸟带走,往往在箭上绑上丝绳,以便收回。
(4)这句话中有几个“之”字,它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联系注释理解各含“之”语句的意思,了解“之”的各种用法。
“惟弈秋之为听”中的“之”……的,“弈秋之”指“弈秋的(话)”。
“一人虽听之”中的“之”指弈秋的话。
“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指鸿鹄。
3.教学语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指名翻译这句话。
引导学生明确句意: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但是却不如他。是他的
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3)句中的两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养殖场租赁协议简单版(十篇).pdf
- 2024人教八年级下册英语Unit4SectionA Grammar Focus-4c课后练习及答案.pdf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年甘肃省凉州区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考试必背200题完整题库带答案.docx
- 2024年甘肃省庆城县公务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专项训练》通关秘籍题库含答案下载.docx
- 2014年福建会考实验及性质类选择题1.pdf
-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国通完整版724272322.pdf
- 2024年江西省广丰区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资格考试必刷200题(考点梳理).docx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pdf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孩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