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墨子讲“言有三表”即理论有三个标准。在三表中,最重要的乃是第三:“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还说“义也者,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吾义此知义之为正也。”董仲舒也肯“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也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朱熹宣扬“不谋利,不计功”他强调“必以仁义为先,而不是以功利为急”由此判断()

A、在义利观上,儒家讲义,墨家讲利

B、儒家和墨家的义利观是完全不同的

C、墨子认为“义有利于天下,所以为正”可见他的根本出发点是义

D、儒家义利观中,义与利的关系,二者孰轻孰重,才是义利观的核心所在

2.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种,他认为,()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

A、君主政体

B、共和政体

C、专制政体

D、民主政体

3.一般人在进入共家学派时最好掌握哪门语言()?

A、中文

B、英文

C、德文

D、以上都是

4.以下哪项不属于墨家的主要作品()?

A、《周礼》

B、《经说》

C、《大取》

D、《小取》

5.如何理性看待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彰显平等价值。东西方思想家中有人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有人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有的倡导“人生而自由”。下列人物中,分别表达了这些主张的有()①墨翟②孟轲③塞内卡④卢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7.人性说成为儒、道、法等流派建构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

8.幸福是对什么的满足()?

A、生存

B、欲望

C、心理

D、人生

9.秦始皇的问题是:()

A、完全普遍化

B、强制统一思想

C、只有法

D、抛弃道德

10.命名习惯很大重读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11.荀子认为,没有礼,则人类社会难以存在,礼成为个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12.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逐渐传入中国的过程。

A、基督教

B、天主教

C、科学技术

D、思想文化

13.“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A、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B、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C、作者否定帝权的主张

D、作者反对盲从孔子

14.AA制、财产公证在传统文化中的基础是:()

A、儒家的民间版

B、道家的民间版

C、墨家的民间版

D、法家的民间版

15.玄学政治观的中心论题是名教与()的关系。

A、社会

B、自然

C、人

D、神

16.根据法律调解对国家的不同,孟德斯鸠进一步将法区分为四种主要的类别,他认为,()是协调统治者与神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法律。

A、国际法

B、民法

C、政治法

D、自然法

17.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下列对材料理解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