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的一点心得
??一、引言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应用题是他们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理解和解决应用题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一些小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的心得。
二、一年级学生特点及应用题学习困难分析
(一)一年级学生特点
1.认知特点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具体、直观、生动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他们更容易记住色彩鲜艳的图片、有趣的故事,而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文字表述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2.注意力特点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在课堂上,他们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导致分心。
3.语言发展特点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词汇量较少,对于应用题中一些复杂的表述可能无法准确理解。
(二)应用题学习困难分析
1.读题困难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很多时候无法独立读懂应用题的题目内容。他们可能会对一些生字产生畏惧,从而影响对题意的理解。
2.理解题意困难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于题目中所描述的情境可能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实际问题。例如,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树上有几只鸟?这样的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要理解鸟的飞来飞去的过程以及数量的变化并不容易。
3.分析数量关系困难
一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对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难以分析清楚。他们不知道如何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4.解题方法单一
一年级学生在解题时往往缺乏灵活性,只会用一种方法解题,当题目稍有变化时,就不知道如何应对。
三、小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可以创设一个小动物们去公园游玩的情境:小兔子有3只,小猴子有2只,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加法的意义。
2.故事教学
利用故事来讲解应用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减法应用题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有5个小朋友在玩皮球,走了2个,还剩几个小朋友在玩皮球?通过故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减法的概念。
3.游戏活动
开展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应用题。例如,组织数学接力赛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老师出示一道应用题,小组中的第一个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答案,然后跑向第二个学生,第二个学生根据第一个学生的答案继续编一道应用题并解答,依次类推,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且答案正确。
(二)培养读题能力
1.识字教学
在应用题教学前,要加强对学生的识字教学,让学生认识足够数量的汉字,为读懂应用题题目奠定基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如利用识字卡片、儿歌识字、游戏识字等。
2.读题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读题指导,教给学生读题的方法。首先,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读题,圈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如一共还剩比......多比......少等,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例如,对于小明有3支铅笔,小红比小明多2支,小红有几支铅笔?这道题,让学生找出关键字比......多,并说一说已知条件是小明有3支铅笔,问题是小红有几支铅笔。
3.反复读题
对于一些较难的应用题,要让学生反复读题,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交流对题目的理解,最后教师再进行指导和讲解。
(三)帮助理解题意
1.直观演示
利用实物、图片、教具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的情境和数量关系。例如,在教学排队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站成一排,模拟排队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前后顺序和人数的关系。在教学加减法应用题时,可以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量的变化,从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角色扮演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亲身体验应用题中的情境,更好地理解题意。比如,在教学购物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模拟购物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购物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画图分析
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分析应用题的题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例如,对于树上有5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甲基砜生产工艺.docx VIP
- 2024年03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2024年度招考高校毕业生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全考点剖析附答案解析.docx
- (高清版)DB11∕T 1446-2017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pdf VIP
- BS EN 13001-2-2014 起重机安全性总体设计负载效应.pdf
- 粮食仓储和加工基地项目招商引资方案.pptx
-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主机移位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3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拉西地平非无菌化学原料药车间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x
- 家禽生产课件.ppt
- (二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