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任务二: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思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彭、拟”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生字;重点理解“拟定、参谋”等词语。
2.借助三封电报,提取关键信息,完成情节图,概括课文两部分内容。
3.运用抓关键句、随文批注、用心揣摩等阅读策略,学习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胸襟和无私的襟怀。
4.能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抓关键句、随文批注、用心揣摩等阅读策略,学习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胸襟和无私的襟怀。
2.能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情境与任务
第1课时
活动一:走近伟人毛主席
1.介绍毛主席,以谈话的方式导入。
导语:作为一位伟大的领袖,他有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作为一位普通的父亲,他有着常人的慈父深情。当爱子牺牲的噩耗传来的那一刻,他陷入了矛盾:该破例归葬,还是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埋骨他乡?让我们走近身为父亲的毛主席,去感受他深沉的父爱和宽广的胸怀。(板书:青山处处埋忠骨)
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学会提出问题。
明确:“青山处处埋忠骨”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青山”指的是长有树木野草的山,“处处”是“到处”的意思,“埋”是“埋葬”的意思,“忠骨”指的是忠臣的遗骨。
活动二:瞻仰伟人风采,感悟伟人情怀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预习单,有针对性学习生字新词。
(1)根据反馈,重点指导“尊”“眷”等易错字。
(2)联系上下文,推想“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忠骨”指的是谁?
预设: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光荣牺牲,毛主席的内心极度痛苦和其对毛岸英是否归葬作出了艰难抉择。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忠骨”指的是毛岸英。
4.(出示资料)了解抗美援朝。
7.这篇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封电报?
预设:三封电报。
8.借助情节图,提取“三封电报”的关键信息。
(1)(出示第一封电报)理清内容。
这封电报的关键信息是什么?(司令部来电:岸英牺牲)
这封电报的关键信息是什么?(司令部来电:岸英牺牲)
(2)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另两封电报的内容,并简单概括。小组交流,汇报情节图内容。
(3)课文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用序号标出,你能根据情节图概括这两部分的内容吗?
内容一:司令部发来电报,岸英牺牲了,毛主席收到电报后十分悲痛。
内容二:司令部来电请示是否回国安葬,朝鲜来电要求葬在朝鲜;毛主席经历了艰难的抉择,决定将岸英葬在朝鲜。
(4)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提炼两部分内容。(板书:惊闻噩耗艰难抉择)
活动三:品读词句,感受“父亲之痛苦”
1.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明确学习要求。(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圈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随文批注,揣摩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2)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一人汇报。
2.学生反馈。
预设一: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1)抓住“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体会毛主席内心巨大的悲痛。学生交流分享批注。
交流小结: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他们又是怎样的表现?只有悲痛到了极致,才会“整整一天不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是一种无声的悲痛。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一处描写毛主席动作的语句。
(2)主席整整一天没有说话,没有吃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他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反馈,出示补充资料)
主席和岸英的相聚,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呢?(聚少离多)
(3)虽然岸英从小历经磨难,和父亲聚少离多,但是,毛主席深深地爱着岸英。
出示文中句子: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补充一组照片资料:
(4)(出示文中句子:“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再读句子,想一想这个省略号里省去了什么。学生反馈交流。
(5)朗读感悟。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所以当听到岸英牺牲的噩耗时,他不敢相信,更不愿意相信。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反问自己:(生读)“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正是因为岸英从小历经磨难,所以主席心怀愧疚,不敢面对,不愿面对,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反问自己:(生读)“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