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塑料注射模模架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塑料注射模模架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KSZZXXXX—2024

1

塑料注射模模架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塑料注射模模架生产的一般规定、加工流程、钻孔、磨床、CNC加工、组装和检验。本文件适用于塑料注射模模架(以下简称“模架”)生产的过程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00.2—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第2部分:标准公差带

代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26189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4.1人员

4.1.1模架的设计人员应具备模具设计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原理,了解塑料材料的性能特点,能够根据塑料制品的要求合理设计模架结构。

4.1.2加工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所操作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技能,能够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模架加工。

4.1.3企业应对加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2场地

4.2.1生产车间的温度宜控制在20℃~28℃,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

4.2.2生产车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工作区域的照明亮度应符合GB/T26189的相关规定。

4.3安全与环保

4.3.1工作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通道标识,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3.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液、废气等污染物,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污染物的排放应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

5加工流程

5.1模架的加工流程包括:开料、粗铣、钻孔、磨床、粗/精框加工、组装及终检。

T/KSZZXXXX—2024

2

5.2每道工序均应进行自检、抽检和记录,如有问题,应返回相应部门进行返修。无法返修的,应给出解决方案,新制模版,重新开料按流程进行作业。

6钻孔

6.1作业要求

6.1.1应根据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钻孔,特殊要求应按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

6.1.2无专检合格标识不允许钻孔。

6.1.3批量生产的首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加工。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应进行抽检,不允许多块板叠在一起钻孔。

6.1.4钻孔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钻孔允许误差单位为:mm

钻孔方式

允许误差

孔距

孔位

上下孔偏斜

钻模钻孔

±0.1

±0.2

按线钻孔

±0.2

±0.3

整套配钻孔

0.2

1.0

注:整套配钻孔各模板应摆齐,并做好基准标记。

6.1.5螺孔螺纹的有效深度为孔径1.25倍。如有特殊要求按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6.1.6螺钉、拉杆等过孔和划台孔径按规格,单边间隙留0.5㎜±0.2㎜,F型模导柱过孔单边留间隙2㎜±0.5㎜,所有各孔倒角45。。

6.2检验

6.2.1作业操作人员应先自检,出现不合格时报告专职检验员处理。

6.2.2专职检验人员应进行抽检,标模抽检率应不低于5%;非标模应按模具结构特点,结构型式不符合标模结构的应全面检验;大型模6060以上的吊孔各部尺寸均应进行检验,包括但不限于:

a)底孔径;

b)底孔深;

c)螺纹质量;

d)螺纹的有效尺寸;

e)沉孔尺寸;

f)倒角尺寸;

g)倒角光滑度等。

6.2.3自检和抽检均应在检验合格的产品上做合格标识。不合格品应立即隔离,在产品上进行不合格品标注,填写产品报废通知单,补料重做。应根据报废情况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建议,并对措施效果予以跟进。

6.3存放

钻孔作业后的产品应清除孔内的铁屑,擦拭干净配套摆放整齐。

7磨床

T/KSZZXXXX—2024

3

7.1作业要求

7.1.1应由专人负责安排生产,并对质量进行监控;操作人员应按作业指导书和设备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并对设备进行保养。

7.1.2产品的加工应按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无特殊要求时,应符合如下规定:

a)夹板、顶板的单板厚度允许误差为﹢0.5mm,其余为﹢0.3mm;

b)方铁尺寸允许误差为﹢0.3mm,但一对方铁高度允许误差为0.02㎜;

c)A、B板、推板、水口板、托板的两面平行度公差不大于0.02㎜/300㎜,其他不大于0.03

d)㎜/300㎜;

e)模板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8μm~0.4μm,配板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6μ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