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言实词(推断)文言实词复习阶段需完成的任务:1,强化记背高中必修教材中出现的高频文言实词。(参考120个实词表及必修教材文言篇目)2,复习文言语法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通假现象。(参考一轮教材及郭树德主编的文言教材)本课目标:掌握一些文言实词推断规律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2006年高考第8题)A.远与恢素善。善:友好可以联系司马迁的《鸿门宴》的“善”友善、交好,“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3214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09江苏卷)01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率领02分析:《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03(简能而任之,选拔官吏)铨简秀士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赵太后新用事,执政)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9年海南、宁夏卷)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婴:环绕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乘:追逐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削弱第一项中可见史记选读中“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代理;第二项中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第三项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第四项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乘,追逐,这里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123456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文言中的“书”可组词为“书信”。01齐人未附???附──归附、归顺02齐人追亡逐北?北──败北,指败逃者03不肖人也,不足爱也01(向使三国各爱其民,爱惜)02秦爱纷奢03(喜爱)0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05既有令名,复求寿考06(令尊、令爱,美好)07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
古汉语讲究工整、对仗,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和“被”同义,都是“被”的意思。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对“逸豫”,词义相反。利用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这一结构特点推知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灭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马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享乐4、齐人追亡逐北败逃者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任用6、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多7、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谨慎01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0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主语,名词,眼力\视力)02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名词,险固的地方)04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动词,抬高)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祠祝毕,刍狗捐;淳精流,糟粕弃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简析]1,(尽、竭尽)2、“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3、祭祀祷告结束了,刍狗就应抛弃;醇酒已经流出来了,糟粕就要抛弃。“捐”和后文中“弃”对应,故解释为“丢弃、抛弃”。1234翻译下列语段(唐太宗)叹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上面文段中,“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