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1907)以孙中山为
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展开
的一场革命与改良的大辩论。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人逃亡国外。梁启超在日本重建改良派的宣传阵地,1898
年12月在日本东京创办《清议报》,前后历时三年,共出100册;1902年又创办《新民丛
报》,历时近六年,共刊行96号。康有为则于1899年7月20日在加拿大建立“保救大清光
绪皇帝会”(亦称“保救大清皇帝公司”、“中国维新会”,简称“保皇会”),在“爱国救亡”
的旗帜下,反对通过革命办法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寄希望于光绪帝,祈
望光绪复辟,继续推行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因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多次同他
们倡议“联合”,都被拒绝。可是20世纪初,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知识分子通过清政府对
爱国运动镇压的反面教育,日益倾向革命。改良派从切身利益考虑,在加紧要求清政府实行
真正的君主立宪、抵制革命的同时,又将矛头指向革命派,正面阻止革命运动的发展。为此
双方在1903—1904年就已初步进行了交锋。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有了统一的组织和明确的纲领,为革命思想的传播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号召:要把三民主义思想“灌输于人心,而
化为常识”。为了实现这一任务,继《民报》之后,在国内外各地遍设宣传机关,出版书报
杂志。据统计,1905-1907年由革命派主办的报纸、杂志达60余种,其他革命出版物“无
虑百数十种”。这些刊物都在不同程度上阐述了同盟会的主张,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民报》
则更为系统地阐述了三民主义思想;其文章理论透辟,脍炙人口,激动人心,深受广大读者
欢迎,每期再版、三版以至五版,仍供不应求。对此康、梁十分恐惧,公然宣称“今者我党
与政府死战,犹是第二义,与革党死战,乃是第一义。”梁启超以《新民丛报》为阵地,连
续发表鼓吹改良、反对革命的文章。改良派的活动,成了民主革命的巨大障碍。1906年4
月,《民报》第三号以号外形式发布了《〈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全面揭示了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分歧。这样,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中心阵地,革命派和改良派展
开了一场论战,双方在国内外的20多种报刊先后都投入了论战。
这次论战涉及的范围很广,但主要有三个方面。
要不要“反满”和用暴力推翻清王朝,是这次论战的中心。为了论证“反满”与暴力革
命的必要,革命派揭露了满族贵族实行民族统治政策的罪行,旗帜鲜明地提出只有用暴力推
翻这个反动卖国的政府,中国才能独立富强走向进步。改良派争辩说,“反满”与政治变革
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应当以政治变革为目标,而不应以“反满”为目标;并认为暴力革命
势必引发内乱和招致帝国主义瓜分,最后导致亡国。对此,革命派指出革命虽不免流血,但
可“救人救世”;他们正确地宣布,推翻清王朝后将以民主原则对待满人;并强调民主革命
是有纲领、有组织的运动,认为革命可以有秩序的进行,而不会发生内乱和招致瓜分。
政治革命的目标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是这次论战的又一重点。改良派反对共和革
命论,鼓吹“渐进论”,说封建专制必须经过君主立宪阶段才能实行民主共和;借口“民智
未开”,诬蔑中国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根本没有享受民主权利、
当“共和国民之资格”,宣扬这种资格只有在开明专制时代和君主立宪时代才能养成。革命
派进行了有力的驳斥,用“取法乎上”批判改良派的“循序渐进”,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
本性,一旦破除禁锢,就会沛然而出。他们指出,那些说“中国之民族,贱民族也,只能受
压制,不能与以自由”、“吾民族万古不能有能力,惟宜永世为牛马为奴为隶者”等言论,是
帝国主义和民贼的语言,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诬蔑;并认为中华民族有实行民主共和的能力,
革命后的中国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完善的“共和政体”。
双方对封建土地制度是否应当改革的问题也展开了争论。改良派为维护封建土地所有
制,反对“平均地权”,认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都是由“劳动”或“节约”而来,私有财
产制度的存在,在历史上有其必然性,是“现社会一切文明之源泉”。实行“平均地权”、“土
地国有”,就是“掠夺人民勤劳之结果”,打击人们从事生产的积极性。革命派鲜明有力地予
以回击,指出虽然从中国的具体状况来看,马上“绝灭竞争废去私有财产制”是不现实的,
但“加之制限与为相对的承认”则是必要的。革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完整版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pptx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ppt).pptx VIP
- 历年银行从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200题).pdf
-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公益组织生存及发展现状报告-108页.doc VIP
- HZS75混凝土搅拌站使用说明书.doc
- 以高度文化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PPT完成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任务PPT课件(带内容).pptx VIP
- 2025年统计学专业期末考试题库: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综合案例分析试题集.docx VIP
- 农艺工中级考试题(附参考答案).pdf VIP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doc VIP
-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