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最后一批招生,高一录取分数线最低272分,只需10个上本科就达到上级预定目标,实际本科上
线48人,上了本科线的同学中考平均分只有337.5分。
走在成长的路上
——写给连创高考“低进高出”佳绩的光明中学
深圳市光明中学朱建山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她现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
的血雨”。这是冰心的诗,这也是让光明中学2010届高三师生最有感触最有共鸣的一首诗!
2009年,光明中学创造了首届高考的辉煌,232人参加高考,1人被重点本科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本科录取人数22人,专科以上录取人数113人,按照我市高考“从入口看出口”的评价标准,我校的高考
加工能力达到300%以上,超额完成了新区首届高考战略总体目标,真正体现了我校“低进高出”的优质办
学水平。
2010年的高考,更是大获全胜,高考加工率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今年共262人参加高考,共7人
上重点线,48人上本科线,177人上专科线。参照本届高三同学2007年的中考入学整体成绩,光明中
学2010年高考的重点本科加工率为700%,本科加工率为480%,专科加工率为180%;与2009年高考
纵向比较,重点本科由去年的1人增至今年的7人,增幅达600%;本科由去年的22人增至今年的48
人,增幅达180%;专科由去年的113人增至今年的177人,净增64人。
“我们没有生源优势,但是我们大家同心协力,不畏困难,埋头苦干,在去年高考实现开门红之后
今年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事实证明:成绩是干出来的!”在毕业典礼落幕之后的高三教师庆功会上,
原光明中学校长陈霖辉的致辞简短实在,却又字字珠玑,同时也对这辉煌的成就做了很好的诠释。
李茵,这个多次得过联考全校文科第一名,也是多次冲上联考模拟重点本科线的漂亮女生,今年
参加武汉大学全国联招统一考试,高出武汉大学录取分数线80多分,可是谁能想到她当年中考成绩只有
404分,如果不是最后一批招生的光明中学,她就没有普高可上了!
在6月27日下午的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她满含深情地做了一个《光中——我梦想
的起点》的演讲,她的演讲让在座的全体高三家长、同学以及老师们都唏嘘不已,感概万千!不约而同
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些孩子的真纯与成长的心路历程吧!这是她的演讲精彩片段—
—
如果有人问我,哪一段日子令我最难忘?我一定会回答,是我在光明中学的每一天。
如果有人问我,哪一个老师令我最感激?我一定会回答,是光明中学的每一个老师。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带走了我们的稚嫩,带走了我们的懵懂,却留给我们那么
多生动的细节,那么多精彩的片段。
回想三年前,来自四面八方的少年怀着各自心中的梦来到光明中学,看着绿树掩映,环境幽雅的校
园,每一张红扑扑的小脸蛋上都是掩不住的紧张,藏不住的兴奋。当时的我,虽然进入了年级的重点班,
但却排到了第二十名。看着自己的名次,我就暗下决心往后一定要冲进前三甲。皇天不负有心人,还记
得年级的第一次月考,我就以高分摘取了年级第一名。或许就是这个第一让骄傲的我松懈了,第二次月
考我居然下滑到十名以外,仿佛从天堂掉下了万丈深渊。在那段处于冰与火的日子里,是老师一次次给
我信心,告诉我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再次站起来的勇气。于是,不甘落后的我舍弃了傲气,
1
再次背起行囊稳步前进。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天踏着晨曦早读,伴着月色入眠,沉浸在书海里我放弃
了很多很多,但却乐此不疲。因为有同学们的互勉,老师们的关怀,以及心中的大学梦支撑着我一步一
个脚印地走来。高二分班后,凭着不懈的努力,我始终名列年级文科总分第一名。每当站在领奖台上,
我内心都充满着感激,手中的奖状也由于蕴涵着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老师热情的鼓励而变得沉甸甸的。在
那逝去的一千多个日子里,“诚信求实,明德致远”的校训始终鞭挞着我们每一个光中学子努力拼搏,
奋发向上。
高中三年的征途,风雨兼程,一路汗水一路歌,一路辛苦一路甜。三年的时光,我们见证了光中的
蜕变,母校的发展。在这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