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十九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速记清单】

古代的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

2.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商朝

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贵族和官府手里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全国的商品流通

隋唐到两宋

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元明清

农业、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

3.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1)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

(2)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3)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贸易有严格规定。

(4)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由“十三行”行商代理。

4.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

古埃及

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古希腊

形成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古罗马

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

一度垄断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贸易

阿拉伯

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5.古代商业贸易的影响: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货币

(1)出现与发展

(2)意义: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2.信贷

(1)古代世界

(2)古代中国

先秦

《周礼》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唐朝

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

宋朝

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明中期后

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清朝

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3.商业契约

(1)古代世界契约在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公元前2600年左右)都曾使用。

(2)古代中国:商周时期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契约应用普遍,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世界市场的形成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

2.表现

(1)贸易中心的转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近代世界:出现了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拥有多种特权的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等。

②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如银行、民用股份制企业、证券机构、大型百货公司等,被引入中国。

(3)商品种类的增多

①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变为大众化商品。

②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

③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4)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①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17世纪英国打击荷兰,逐渐控制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②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世界经济的发展

1.一战前: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发一战。

2.一战后

(1)苏联:1922年苏联成立后,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经济恢复发展;斯大林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了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了危机,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二战后

(1)资本主义国家: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2)社会主义国家:①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进程中,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随后的改革陷入困境,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1978年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独立,这些国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工业化进程。20世纪6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