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中考重点文言文单选题100道及答案.pdfVIP

广东中考重点文言文单选题100道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中考重点文言文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1.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是学习与思考关系。以下哪

种学习方式最符合这句话理念?

A.只大量背诵经典文章,不思考其中含义

B.每天花大量时间思考人生哲理,却不学习知识

C.既认真学习知识,又时常思考所学内容

D.偶尔学习一下,也偶尔思考一下,但都不深入

答案:Co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会迷茫,思考而不

学习会疑惑,C选项既学习又思考符合其理念。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提到“舍生取义”,下面哪个情境体现了这种精神?

A.为了避免危险,在火灾中独自逃生不顾他人

B.为了得到一笔钱财,出卖自己朋友

C.为了保护国家机密,宁愿牺牲自己生命

D,为了不被老师批评,抄袭同学作业

答案:Co解析:“舍生取义”是舍弃生命选取正义,C选项为保护国家机密牺牲生命体现

了这一精神。

3.《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怀?

A.只关心自己利益得失

B.对国家和人民责任感与担当

C.追求个人功名利禄

D.逃避现实,隐居山林

答案:B„解析:此句体现了作者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有强烈责任感与担当。

4.《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真正“意”是什么?

A.单纯喜欢喝酒

B.欣赏山水之乐,与民同乐

C.逃避官场烦恼

D.结交酒友

答案:B。解析:结合文章可知作者主要是借酒表达欣赏山水、与百姓一同游乐乐趣。

5.《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作战取胜关键因素是?

A.军队人数多

B.武器装备先进

C.取信于民,把握战机

D.将领的个人武力

答案:Co解析:文中体现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基础,把握战机是取胜的重条件。

6.《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以下不属于这三条建议的是?

A.广开言路

B.严明赏罚

C.亲贤远佞

D.加强军事训练

答案:D。解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7.《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以下哪个特点不符合桃花源的描述?

A.人们生活富足,没有剥削和压迫

B.男女老少都参加劳动,自食其力

C.对外界的变化非常关注,积极交流

D.环境优美,鸡犬相闻

答案:Co解析:文中桃花源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并非积

极关注外界变化。

8.《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对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惋惜

B.对伯乐不能识别千里马的不满

C.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D.对养马人不善养马的批评

答案:Co解析:作者以千里马自比,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9.《小石潭记》中描写的小石潭景色优美,但作者的心情却怎样?

A.一直非常愉悦

B.由乐转忧

C.始终很悲伤

D.没有明显的情绪变化

答案:B。解析:作者先因小石潭景色而乐,后又因环境凄清而忧伤。

10.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求学时克服了很多困难,以下哪一项不是他遇到的困难?

A.家贫无书可读

B.路途遥远,求学艰辛

C.老师严厉,经常打骂学生

D.生活艰苦,衣食不足

答案:Co解析:文中未提及老师经常打骂学生,只是说老师“未尝稍降辞色”。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舜、傅说等历史人物的事例,目的是?

A.说这些人运气好

B.强调只有出身卑微才能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猫猫网络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及文档服务!

认证主体遵化市龙源小区猫猫网络技术服务部(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281MAE3KL941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